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使用及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7478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使用及去除方法,以麦麸和卡拉胶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有一定粘稠度,可与肉制品表面蛋白质和脂肪结合,低温凝固在肉制品表面,起到防止肉制品出水出油,延长肉制品保质期的可降解、可食用的保鲜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鲜膜具有保水性、可食用、可降解、可去除等诸多优点,适合用于肉制品保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鲜膜制备及其使用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麦麸和卡拉胶为原料的肉制品保鲜膜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贮藏过程中的汁液流失、脂肪氧化、腐败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都会影响肉制品货架期,使其失去商品价值。如何减轻这些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肉类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已经成为当今肉类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量存在的PE(聚乙烯)果蔬保鲜膜,由于其在环境中不易降解,长期积压留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是影响人类安全的一大隐患。可食用膜不仅具备一般可食用膜的特性,还具备抗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维持风味和新鲜度等功能,弥补了一般可食用膜性能的不足,拓展了可食用膜的应用范围,是未来保鲜膜发展的又一大趋势。但是在肉制品表面由于含有一定的水分与油脂,且表面柔软、无固定形貌,因而在肉制品表面成膜比较困难,一旦成膜,很容易脱落,而且很难完全与肉制品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使用及去除方法,本肉制品保鲜膜是以麦麸和卡拉胶为原料,制成一种有一定粘稠度、可与肉制品表面蛋白质和脂肪紧密结合并低温凝固在肉制品表面的保鲜膜,起到防止肉制品出水出油、延长肉制品保质期的作用,且具有可降解、可食用性的保鲜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a)在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加热到80摄氏度以上,然后将卡拉胶加入加热后的蒸馏水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1b)取粗制的麦麸并碾成颗粒直径15-30μm的粉末加入反应器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1c)向反应器中加入配料混匀后即得到可食用的液态保鲜膜;其中,配料包括增塑剂、抗菌剂;最终形成的液态保鲜膜混合液中各组份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蒸馏水含量80-85%、麦麸含量10-15%、卡拉胶含量3-4%、增塑剂含量1-2%、抗菌剂含量0.1-0.2%,保鲜膜制备过程中反应器内温度始终保持在80摄氏度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聚乙二醇、乙二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卡拉胶为食用型卡拉胶。进一步的,所述的麦麸粒直径为15~30μm。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拉胶粒直径为50~60μm。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可以为传送带喷淋法、喷雾室喷淋法或浸渍法;所述传送带喷淋法具体为:首先将肉制品均匀切成大小相等的块状,然后将制作好的液态保鲜膜装入喷淋装置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80摄氏度以上,将肉制品通过传送带送到喷淋装置处,对肉制品的表面进行20秒的喷淋,从传送带上取出附有保鲜膜的肉制品,置于冷柜中;所述喷雾室喷淋法具体为:首先将切好的肉制品均匀分布在喷雾室中,然后将已经制作好的保鲜膜液体装入喷雾室中,调节喷雾室温度到80摄氏度以上,5-10分钟之后,取出肉制品,置于常温下冷却20-30分钟之后,装入食品袋中,密封保存于冷柜中;所述浸渍法:使用电动夹持器,分别将切成块的肉制品夹持到温度为80摄氏度以上的保鲜膜液体中,浸渍2-3分钟后取出,冷却5-10分钟,密封保存于冷柜中。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肉制品置于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或者放入加有食用醋的常温水中,10-15分钟后保鲜膜会完全溶解于水中,再将肉制品取出,便可得到不含保鲜膜的纯肉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保鲜膜可与肉制品紧密结合在一起,防止水分和油脂的流出、阻止杂菌的进入,并可阻止内部蛋白质、油脂被氧化,保持风味,肉制品出水出油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PH降低至肌原蛋白的等电点,使其保水性降低,该保鲜膜中的主要成分-卡拉胶是一种多糖,具有蛋白质反应性,在介质pH低于其等电点的情况下,蛋白质大分子带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卡拉胶分子发生强烈的反应,紧密地附在肉制品表面,以1:40-50的凝胶保水性能,有效阻止肉制品水分和油脂的流失;二是本保鲜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有助于人体对肉制品的消化和吸收,保鲜膜的另一主要成分-麦麸不但可以增强卡拉胶的耐水性、抗拉强度、热稳定性,并且麦麸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营养丰富、廉价易得;三是保鲜膜中含有抗菌素,既可以达到抗菌的效果,又可以防止抗菌素与肉制品的直接接触后失效或者扩散到肉制品内部;四是保鲜膜常温、低温情况下牢固的和肉制品结合,在大于80摄氏度或者略带酸性的水中,卡拉胶-麦麸保鲜膜可完全溶解,如果食用前想除去保鲜膜,可将肉制品置于热水或者加入少许食用醋的水中浸泡10-15分钟,即可方便、快捷、有效的除去保鲜膜;五是本保鲜膜可食用、可降解、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溶解于水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可食用保鲜膜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1)制备液态保鲜膜(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食用保鲜膜),其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是加热蒸馏水,取5升蒸馏水,加热到85摄氏度;其次是溶入卡拉胶,取适量卡拉胶,加入加热后的蒸馏水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然后是加入麦麸混匀,取粗制的麦麸适量并碾成直径15-30微米的粉末加入以上液体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最后加入配料得到液态保鲜膜,配料主要成分为增塑剂、抗菌剂。上述原料的组成及含量如下:蒸馏水含量80%、粒径为15-30微米的麦麸粉末含量15%、粒径为50-60微米的食用型卡拉胶粉末含量3.8%、增塑剂甘油含量1%、抗菌剂香草醛含量0.2%,且满足原料总含量为100%。上述制备过程中蒸馏水及原料混合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85摄氏度。(2)液态保鲜膜的使用方法采用浸渍:使用电动夹持器,分别将切成块的肉制品加持到温度为82摄氏度的保鲜膜液体中,浸渍3分钟后取出,冷却10分钟,密封保存于冷柜中。为了检验使用效果,取新鲜的已经分割为适量大小的猪肉50份(质量、形状大致相同)共计12.5公斤,浸渍保鲜膜液后装入食品袋后密封,将其置于超市冷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a)在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加热到80摄氏度以上,然后将卡拉胶加入加热后的蒸馏水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1b)取粗制的麦麸并碾成颗粒直径15‑30μm的粉末加入反应器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1c)向反应器中加入配料混匀后即得到可食用的液态保鲜膜;其中,配料包括增塑剂、抗菌剂;最终形成的液态保鲜膜混合液中各组份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蒸馏水含量80‑85%、麦麸含量10‑15%、卡拉胶含量3‑4%、增塑剂含量1‑2%、抗菌剂含量0.1‑0.2%,保鲜膜制备过程中反应器内温度始终保持在80摄氏度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a)在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加热到80摄氏度以上,然后将卡拉胶加入加热后的蒸馏水
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
1b)取粗制的麦麸并碾成颗粒直径15-30μm的粉末加入反应器中,机械搅拌使之混匀;
1c)向反应器中加入配料混匀后即得到可食用的液态保鲜膜;
其中,配料包括增塑剂、抗菌剂;最终形成的液态保鲜膜混合液中各组份的质量百分含
量如下:蒸馏水含量80-85%、麦麸含量10-15%、卡拉胶含量3-4%、增塑剂含量1-2%、抗菌剂含
量0.1-0.2%,保鲜膜制备过程中反应器内温度始终保持在80摄氏度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
甘油、聚乙二醇、乙二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香
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拉胶为食
用型卡拉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麦麸粒直
径为15~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食用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骁马文文应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