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淑芳专利>正文

一种含纳米硫化镉的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4936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纳米硫化镉的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制备方法,通过液相还原反应制得纳米硫化镉,将其与胶原‑羟基磷灰石溶液混合均匀后一步法冻干并交联制备获得,其中纳米硫化镉的浓度范围为10ug/ml‑50ug/ml,纳米硫化镉粒子的粒径为10‑30n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架所需材料简单,无需复杂的技术要求和高端的设备需求,成本低,易于推广,为创面提供了合理的纳米硫化镉缓释体系,为创面提供长期有效的药物缓释,保持创面的药物浓度均衡有效且不过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含纳米硫化镉的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是天然骨中最主要的无机和有机成分,且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但单独使用时又具有不同的缺陷,难以满足组织工程对生物材料性能的要求,以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则较好地利用了胶原蛋白的粘结性而克服了羟基磷灰石颗粒的流动性。纳米硫化镉具有优良的传热性、导电性、表面活性和催化性能,在光学、催化、微电子、生物传感、抗菌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不同形貌的纳米硫化镉粉性能不同,如粒径较小、粒度分布窄的球形纳米硫化镉粉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导电性能。由于纳米硫化镉的高生物活性,将其应用到组织工程中时,释放到创面或者目标器官,它会优先被创面渗液或组织中的相关蛋白、氯离子及基团捕获,导致纳米硫化镉颗粒在某些部位高浓度异常聚集,虽然能有效参与抗菌,但这些过剩的纳米硫化镉将在表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聚集,导致细胞的凋亡,最终导致创面的不愈合或者延迟愈合。总的来说,无节制的使用或者无控制的释放纳米硫化镉势必会适得其反,对创面修复没有益处。因此,安全有效的使用纳米硫化镉需要有合理的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纳米硫化镉的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采用氯化铬和硫化钠并添加磷酸氢二钾为分散剂进行液相还原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溶胶;反应温度为30℃‑45℃;(2)将纳米硫化镉溶胶在密闭条件下微波加热反应,先在250~350W微波功率下反应2~2.5min,再在100~150W微波功率下反应2.5~3min,制得纳米硫化镉溶液;(3)将牛Ⅰ型胶原蛋白与壳聚糖按照9:1的质量比溶解到0.5mol/L的乙酸溶液中,以10ppm为目标浓度加入到纳米硫化镉溶液后混匀4h,然后加入总质量的0.5%的戊二醛并混匀,得到质量分数为0.5%的含纳米硫化镉、胶原‑羟基磷灰石溶液,将纳米硫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纳米硫化镉的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采用氯化铬和硫化钠并添加磷酸氢二钾为分散剂进行液相还原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溶胶;反应温度为30℃-45℃;(2)将纳米硫化镉溶胶在密闭条件下微波加热反应,先在250~350W微波功率下反应2~2.5min,再在100~150W微波功率下反应2.5~3min,制得纳米硫化镉溶液;(3)将牛Ⅰ型胶原蛋白与壳聚糖按照9:1的质量比溶解到0.5mol/L的乙酸溶液中,以10ppm为目标浓度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芳
申请(专利权)人:王淑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