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溶性淀粉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金纳米颗粒的平均尺寸在1~100nm之间时,其在光学、电学、催化等方面展示出了独特的理化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光学探测、工业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金纳米颗粒表面经修饰后可得纳米金标记物。该标记物具有与金纳米颗粒相似的光谱特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对被标记物进行探测。目前,快速合成无毒性且具有明显等离子共振信号的金纳米颗粒成为纳米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迄今,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方法很多,可概括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即将块体(或粉末状)的金制成纳米级的金颗粒。常用的方法有机械研磨法、气相法和激光烧蚀法等。物理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生产费用昂贵,且颗粒的均匀性较差。化学法则是基于不同的化学反应来制备金纳米颗粒。该方法灵活,可用于多形貌的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合成方法。化学法主要有气相还原法、液相还原法和相转移法等。化学法的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水溶性淀粉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溶性淀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0.1~1.0mol/L的水溶性淀粉水溶液;(2)将氯金酸晶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0.06~0.12mol/L的氯金酸溶液;(3)将水溶性淀粉水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氯金酸溶液加入到沸腾的水溶性淀粉水溶液中,保持反应体系PH值在2.0‑4.0之间,沸腾状态下反应5‑25分钟,反应结束,将所得反应液离心分离,将所得沉淀物干燥后即得金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利用水溶性淀粉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溶性淀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得0.1~1.0mol/L的水溶性淀粉水
溶液;
(2)将氯金酸晶体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0.06~0.12mol/L的氯金酸溶液;
(3)将水溶性淀粉水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氯金酸溶液加入到沸腾的水溶性淀
粉水溶液中,保持反应体系PH值在2.0-4.0之间,沸腾状态下反应5-25分钟,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尹跃超,魏中,章立新,苏文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