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宗智辉专利>正文

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2011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其包括安装于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的机座上的XY移动座、若干组安装于XY移动座上的第一送线机构;每组第一送线机构均包括安装于XY移动座上的进线座组件和出线座组件以及安装于进线座组件和出线座组件之间的送线组件,该出线座组件包括有一固定于XY移动座上的固定座以及安装于固定座下端的活动座和安装于XY移动座中并用于驱动活动座相对固定座向下摆动的第一气缸组件,该活动座具有供线材穿出的出线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具有极好的送线功能,且自动化程度高、运行顺畅、工作精度高、效率高,且可传送多种不同颜色的线材,以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加工
,特指一种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电子产品都会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排线连接,该排线可直接插接使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该排线包括有一胶壳以及多根与胶壳固定的导线,其中,该导线一端设置有焊锡,另一端设置有端子,且该端子套塞于胶壳中,以形成排线。在现有技术中,制作这样的排线基本上都在采用人工操作:将导线剪成规定的长度,然后将导线的两端进行剥皮使导线裸露,然后再对导线的两端的裸露端进行拧紧,然后对导线的一端蘸取锡液,再对导线的另一端打端子,最后且在端子上套塞胶壳,在将多根导线装在一个胶壳中后,从而实现导线加工,组装形成排线。现有的这种技术还存在的缺点在于:采用人工操作,对于长度较短的导线来说,操作十分麻烦、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此外,由于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导线实在太多,而且目前这样的处理工序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来完成,工作效率极低,以致根本不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因此,亟须生产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于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的机座(1)上的XY移动座(21)、若干组安装于XY移动座(21)上的第一送线机构(22);每组第一送线机构(22)均包括安装于XY移动座(21)上的进线座组件(23)和出线座组件(24)以及安装于进线座组件(23)和出线座组件(24)之间的送线组件(25),该出线座组件(24)包括有一固定于XY移动座(21)上的固定座(241)以及安装于固定座(241)下端的活动座(242)和安装于XY移动座(21)中并用于驱动活动座(242)相对固定座(241)向下摆动的第一气缸组件(243),该活动座(242)具有供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
于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的机座(1)上的XY移动座(21)、若干组安装于XY
移动座(21)上的第一送线机构(22);每组第一送线机构(22)均包括安装于
XY移动座(21)上的进线座组件(23)和出线座组件(24)以及安装于进线座
组件(23)和出线座组件(24)之间的送线组件(25),该出线座组件(24)包
括有一固定于XY移动座(21)上的固定座(241)以及安装于固定座(241)下
端的活动座(242)和安装于XY移动座(21)中并用于驱动活动座(242)相对
固定座(241)向下摆动的第一气缸组件(243),该活动座(242)具有供线材穿
出的出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组件(243)包括有中部与XY移动座(21)枢接的第一
杠杆以及分别与第一杠杆两端枢接的第一、第二连接块和安装于XY移动座(21)
中的第一气缸,该第一连接块连接于第一杠杆端部与活动座(242)之间,该第
二连接块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42)端部固定有一导线管(244),该导线管(244)的
孔与所述出线口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剥线打端塞壳机用前端XY轴送线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座组件(23)包括有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智辉
申请(专利权)人:宗智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