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茶,具体涉及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碱化处理:将白芍、菊花混合,研磨成粉状,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升温在0.15‑0.18MPa下处理20‑30分钟,向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降温在0.11‑0.13MPa下处理35‑50分钟,最后干燥、装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白芍菊花磨粉制成袋装茶,携带方便,冲泡简单,浸泡后有效成分如芍药甙、木樨草甙的浸出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茶,具体涉及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健康理念的转变,饮料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必需品,茶饮料是以植物的水提物或浓缩液、速溶茶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净化、调配、灭菌、装罐等工序加工而成,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有效成分,具有特定风味的液体制品,茶饮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完全符合健康、天然、营养、口味、功能性等多种饮料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饮料发展的总趋势,菊花茶作为一个新兴的茶饮料细分产品,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该茶以白芍、菊花为主要原料制得。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碱化处理:将白芍、菊花按1:3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成粉状,按1:0.2-0.3的体积比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至7.5-7.8,得到糊状料,将糊状料升温至60-65℃并保温,在0.15-0.18MPa下处理20-30分钟;酸化处理:向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3.8-4,降温至44-46℃并保温,在0.11-0.13MPa下处理35-50分钟;干燥:将糊状料在95-100℃下烘干至含水量在50-55%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在真空度为3-5pa,温度为-32~-38℃下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得到粉状料;装袋:将粉状料分装入纱袋内,得到本专利技术保健白芍菊花茶。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白芍菊花磨粉制成袋装茶,携带方便,冲泡简单,在制作时,将白芍、菊花磨成粉状后先进行碱化处理,可使白芍、菊花中的茶多酚、维生素、芳香成分等对氧敏感的物质变得稳定,从而起到了护色作用,避免在装袋贮藏期出现黄变、褐变,酸化处理可提高白芍、菊花中有效成分如芍药甙、木樨草甙的浸出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碱化处理:将白芍、菊花按1:3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成粉状,按1:0.2的体积比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至7.5,得到糊状料,将糊状料升温至60℃并保温,在0.15MPa下处理20分钟;酸化处理:向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3.8,降温至44℃并保温,在0.11MPa下处理35分钟;干燥:将糊状料在95℃下烘干至含水量在50%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在真空度为3pa,温度为-32℃下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得到粉状料;装袋:将粉状料分装入纱袋内,得到本专利技术保健白芍菊花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碱化处理作为对照组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酸化处理作为对照组2;将实施例1、对照组1、对照组2得到的保健白芍菊花茶在常温下密封储存6个月,观察实施例1得到的白芍菊花保健茶仍然呈白色、对照组1呈深黄色、对照组2呈淡黄色。将实施例1得到的保健白芍菊花茶按每10g加500mL开水冲泡,检测得到冲泡液中固形物含量为521mg、木樨曹素含量为0.118mg、氨基酸202mg、菊酮32mg、芍药甙9.3mg;将对照组1得到的保健白芍菊花茶按每10g加500mL开水冲泡,检测得到冲泡液中固形物含量为448mg、木樨曹素含量为0.085mg,氨基酸166mg、菊酮13mg、芍药甙2.2mg;将对照组2得到的保健白芍菊花茶按每10g加500mL开水冲泡,检测得到冲泡液中固形物含量为202mg、木樨曹素含量为0.037mg、氨基酸124mg、菊酮8mg、芍药甙0.8mg。对实施例1、对照组1、对照组2茶饮料进行感官评价,评审小组来自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的高级评茶员6人组成的评茶小组,对各组样品进行评审,评分标准参见季玉琴(1997)茶饮料评定方法,综合得分按汤色30%、香气20%、滋味30%评分;评定标准:汤色:明亮(具茶原有液色、清澈明亮、无浑浊沉淀)、尚明亮(具茶应有液色、尚明亮、不混,稍有沉淀)、欠明亮(具原茶应有液色,不明亮)、暗褐、浑浊、有沉淀;香气:纯正(具有应有茶香)、尚纯正、熟闷、异味;滋味:醇和(醇正、由原茶应有风味)、平和尚醇正(平和原有茶应有的风味)、熟闷味(平淡、熟汤味重)、异味;结果见下表:组别评语评分实施例1汤色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98对照组1汤色欠明亮、香气尚纯正、滋味平和尚纯正74对照组2汤色尚明亮、香气尚纯正、滋味醇和83实施例2、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碱化处理:将白芍、菊花按1:3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成粉状,按1:0.25的体积比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至7.6,得到糊状料,将糊状料升温至63℃并保温,在0.17MPa下处理25分钟;酸化处理:向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3.9,降温至45℃并保温,在0.12MPa下处理42分钟;干燥:将糊状料在98℃下烘干至含水量在53%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在真空度为4pa,温度为-36℃下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得到粉状料;装袋:将粉状料分装入纱袋内,得到本专利技术保健白芍菊花茶。实施例3、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碱化处理:将白芍、菊花按1:3的重量比混合,研磨成粉状,按1:0.3的体积比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至7.8,得到糊状料,将糊状料升温至65℃并保温,在0.18MPa下处理30分钟;酸化处理:向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4,降温至46℃并保温,在0.13MPa下处理50分钟;干燥:将糊状料在95-100℃下烘干至含水量在55%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在真空度为5pa,温度为-38℃下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得到粉状料;装袋:将粉状料分装入纱袋内,得到本专利技术保健白芍菊花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芍、菊花混合,研磨成粉状,按1:0.2‑0.3的体积比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至7.5‑7.8,得到糊状料,将糊状料升温至60‑65℃并保温,在0.15‑0.18MPa下处理20‑30分钟;(2)向步骤(1)处理得到的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3.8‑4,降温至44‑46℃并保温,在0.11‑0.13MPa下处理35‑50分钟;(3)将由步骤(2)处理得到的糊状料烘干至含水量在50‑55%后,置于冷冻干燥机内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得到粉状料;(4)将粉状料分装入纱袋内,得到本专利技术保健白芍菊花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健白芍菊花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白芍、菊花混合,研磨成粉状,按1:0.2-0.3的体积比加水,加入小苏打调节pH值至7.5-7.8,得到糊状料,将糊状料升温至60-65℃并保温,在0.15-0.18MPa下处理20-30分钟;(2)向步骤(1)处理得到的糊状料中加入柠檬酸调节pH至3.8-4,降温至44-46℃并保温,在0.11-0.13MPa下处理35-50分钟;(3)将由步骤(2)处理得到的糊状料烘干至含水量在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