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纤维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成为了材料学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通常具有很高的表面积-体积比以及纳米效应,往往具有普通材料不具备的独特的性能,如高的表面能、高表面活性等。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纳米至微米级纤维最简单、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最具前景的一种技术。静电纺丝的概念最早由Zeleny在1917年提出,1934年Formalas等首次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制得聚合物纤维并申请了专利,直至二十世纪90年代静电纺丝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关于电纺丝的文献显著增加,这不仅积极地推动了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证明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纳米材料上的优势,拓宽了电纺丝技术的应用领域。静电纺丝法也被认为是静电雾化的一种,此法是通过给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施加一个外加电场,使聚合物溶液或熔体首先在喷射孔处形成Taylor圆锥形液滴,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纳米纤维的芯层纺丝液为聚丙烯腈PAN加入溶剂DMF中,壳层纺丝液为氧化石墨烯加入溶剂DMF中;其中,PAN/GO同轴纳米纤维中PAN和GO的质量比例为1~3:0.002~0.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纳米纤维的芯层纺丝液为
聚丙烯腈PAN加入溶剂DMF中,壳层纺丝液为氧化石墨烯加入溶剂DMF中;其中,PAN/GO同轴
纳米纤维中PAN和GO的质量比例为1~3:0.002~0.02。
2.一种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PAN粉体烘干,过滤,得到PAN细粉;
(2)将氧化石墨烯溶解于DMF中,得到壳层纺丝液;其中,氧化石墨烯与DMF的比例为0.5
~5mg:5mL;
(3)将步骤(1)中的PAN细粉加入DMF中,25℃~37℃下搅拌溶胀6~12h,溶解后得到芯
层纺丝液;其中,PAN细粉与DMF的比例为0.5~1.5g:10mL;
(4)用注射器分别取步骤(2)中的壳层纺丝液和步骤(3)中的芯层纺丝液,连接同轴纺
丝针头,置于静电纺丝装置上进行电纺,收集,干燥,得到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其
中,PAN/GO同轴纳米纤维中PAN和GO的质量比例为1~3:0.002~0.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1)中烘干的温度为60℃~120℃,时间为10h~2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紫外PAN/GO同轴纳米纤维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民,施其权,聂华丽,吴焕岭,刘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