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5036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磷酸二氢铵10‑12份、乙二醇5‑7份、磷酸三盐6‑10份、锂源5‑7份、锰源4‑6份、铁源6‑8份、碳源7‑9份、三价铁源6‑8份、二氧化锰4‑6份、硫酸锰1‑3份、硫酸亚铁4‑8份、磷酸亚铁锰铵5‑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环保无污染;不需要加热控温,也无需精确控制沉淀过程中混合液的pH值,工艺简单,控制方便,适合产业化;可以在颗粒表面形成碳包覆层,抑制结晶粒径进一步增大,缩短锂离子传导距离;可以降低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的阻抗和极化,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与其他二次电池(镍镉、镍氢、铅酸)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绿色环保、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自92年面世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在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系统等领域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等过渡金属的含锂氧化物,存在着资源有限、价格昂贵、安全性较差和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因此,寻求价廉、安全、环境友好并具有高比能量的可充锂电池正极材料成为可充锂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环保无污染;不需要加热控温,也无需精确控制沉淀过程中混合液的pH值,工艺简单,控制方便,适合产业化;可以在颗粒表面形成碳包覆层,抑制结晶粒径进一步增大,缩短锂离子传导距离;可以降低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的阻抗和极化,显著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倍率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磷酸二氢铵10‑12份、乙二醇5‑7份、磷酸三盐6‑10份、锂源5‑7份、锰源4‑6份、铁源6‑8份、碳源7‑9份、三价铁源6‑8份、二氧化锰4‑6份、硫酸锰1‑3份、硫酸亚铁4‑8份、磷酸亚铁锰铵5‑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磷酸二氢铵10-12份、乙二醇5-7份、磷酸三盐6-10份、锂源5-7份、锰源4-6份、铁源6-8份、碳源7-9份、三价铁源6-8份、二氧化锰4-6份、硫酸锰1-3份、硫酸亚铁4-8份、磷酸亚铁锰铵5-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磷酸二氢铵10份、乙二醇5份、磷酸三盐6份、锂源5份、锰源4份、铁源6份、碳源7份、三价铁源6份、二氧化锰4份、硫酸锰1份、硫酸亚铁4份、磷酸亚铁锰铵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磷酸二氢铵11份、乙二醇6份、磷酸三盐8份、锂源6份、锰源5份、铁源7份、碳源8份、三价铁源7份、二氧化锰5份、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跃戚玉如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钦南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