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制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实际应用中多数电机制动采用弹簧加压制动器,制动器的控制器不是通用设备,比较难购买。直接给制动器线圈加直流电释放,维持制动器释放电流降不下来,线圈热、能耗高。用可控硅调导通角控制初始释放/维持释放电流,由于控制是电感负载,电流是脉动直流,可控硅不截止几率加大。更重要是很难实现从制动信号给出到弹簧压紧时间小于50mS,不能满足精密机床,机器人等行业电机控制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制易实现、价格低廉、节能、动作时间短、安全可靠的电机制动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制动控制电路,以简单的电路设计实现了大电流启动释放,小电流维持制动器释放,节省了能源,并且实现了电机的快速制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制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子CN1、弹簧加压制动器的制动器线圈接口端子CN3、控制信号接口端子CN2,还包括整流限流电路、控制电源电路、初始通电启动电路、隔离光耦PC2、定压开关电路、开关管Q2;控制电源电路用于为开关管Q2提供控制电压;整流限流电路对交流电进行整流限流,然后分为两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制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子CN1、弹簧加压制动器的制动器线圈接口端子CN3、控制信号接口端子CN2,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限流电路、控制电源电路、初始通电启动电路、隔离光耦PC2、定压开关电路、开关管Q2;控制电源电路用于为开关管Q2提供控制电压;整流限流电路对交流电进行整流限流,然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制动器线圈接口CN3接入制动器线圈,用于开关管Q2接通时维持弹簧加压制动器释放所需电流;另一路接入控制电源电路降压、稳压后,经隔离光耦PC2接入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通过制动器线圈接口CN3连接制动器线圈,用于控制制动器线圈的通断电;定压开关电路通过制动器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制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子CN1、弹簧加压制动器的制动器线圈接口端子CN3、控制信号接口端子CN2,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限流电路、控制电源电路、初始通电启动电路、隔离光耦PC2、定压开关电路、开关管Q2;控制电源电路用于为开关管Q2提供控制电压;整流限流电路对交流电进行整流限流,然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制动器线圈接口CN3接入制动器线圈,用于开关管Q2接通时维持弹簧加压制动器释放所需电流;另一路接入控制电源电路降压、稳压后,经隔离光耦PC2接入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2通过制动器线圈接口CN3连接制动器线圈,用于控制制动器线圈的通断电;定压开关电路通过制动器线圈接口CN3与制动器线圈并联;隔离光耦PC2的控制端与控制信号接口端子CN2连接;初始通电启动电路与整流限流电路并联设置,用于提供弹簧加压制动器释放初期工作电能,并延时后断开;定压开关电路用于在开关管Q2断开瞬间,制动器线圈产生反峰电压大于定压开关电路的导通电压时,定压开关电路导通;控制信号接口端子CN2接入控制信号后,隔离光耦PC2瞬时导通,控制开关管Q2导通,由初始通电启动电路提供弹簧加压制动器动作初期释放电流,保证弹簧加压制动器释放初期对电能需求,经过延时后初始通电启动电路的输出断开,由整流限流电路维持弹簧加压制动器释放过程所需电能,弹簧加压制动器继续维持在非制动状态;控制信号接口端子CN2的接入信号断开时,隔离光耦PC2输出端瞬时断开,开关管Q2随即瞬时断开,开关管Q2断开瞬间制动器线圈产生反峰电压,当所述反峰电压达到定压开关电路的导通电压时定压开关电路导通,此时制动器线圈两端电压高、线圈电流小,电磁吸力远小于弹簧弹力,制动器对电机快速制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压开关电路为串联设置且阳极互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ZD3和二极管D3,其中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整流限流电路输出端,稳压二极管ZD3的阴极连接开关管Q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限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限流电阻R1;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交流电相连接,其阴极相互连接后与限流电阻R1串联。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久鹏,李伯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