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催化领域,尤其涉及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领域。
技术介绍
二氧化锡(SnO2)作为一种廉价、无毒且化学性能稳定的半导体材料而备受关注。在众多应用领域中,SnO2作为电化学催化剂的性能也被开发应用。为了提高其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通常要求SnO2颗粒的粒径尽量小,而纳米级小颗粒催化剂往往负载于比表面积很大的碳上,否则会出现颗粒聚集现象,导致其利用率降低。目前有多种合成方法制备SnO2粉体材料,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液相沉淀法等。水热合成方法为了得到较小的纳米粒子,要求前体的浓度很低,限制了催化剂的批量应用。文献(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36,2015,2004-2010)介绍了一种水热合成法制备了10nm的介孔SnO2纳米片和纳米棒及纳米颗粒混合物样品,并用于CO的化学催化反应。先将四氯化锡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将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后者缓慢加入前者,超声震荡后放入一个四氟衬里的不锈钢容器中,加热至160℃,保持48小时。这种纳米片和纳米棒的颗粒依旧较大,且不易制备电极用于电化学反应催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担载纳米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氢氧化锡粉末的制备:将可溶性锡盐溶于乙二醇中,加入NaOH或KOH于上述澄清溶液中,空气气氛下,磁力搅拌10~30min,将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过滤,室温下干燥,得到白色氢氧化锡固体粉末;②纳米晶二氧化锡制备:将上述氢氧化锡固体粉末重新溶解于乙二醇中,加入碱性乙二醇溶液,调节pH值为11~13,升温至80~100℃,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后调节pH值为6~7,降至室温,真空抽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纳米晶二氧化锡固体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担载纳米晶二氧化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氢氧化锡粉末的制备:将可溶性锡盐溶于乙二醇中,加入NaOH或KOH于上述澄清溶液中,空气气氛下,磁力搅拌10~30min,将反应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过滤,室温下干燥,得到白色氢氧化锡固体粉末;②纳米晶二氧化锡制备:将上述氢氧化锡固体粉末重新溶解于乙二醇中,加入碱性乙二醇溶液,调节pH值为11~13,升温至80~100℃,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后调节pH值为6~7,降至室温,真空抽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得到纳米晶二氧化锡固体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陶华龙,李志强,陈春焕,韩蕾,刘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