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冻乌龙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867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冰冻乌龙茶,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采摘、晒青、一次晾青、一次摇青、二次晾青、二次摇青、三次晾青、三次摇青、四次晾青、杀青、摊凉、包揉、毛火烘干、复包揉、冷冻干燥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以干态流通和品用的冰冻乌龙茶,解决了传统冰鲜茶湿态流通、不易保存且带梗冲泡的缺点,并可保留乌龙茶中大部分低沸点的香气物质,显著增加乌龙茶的香气。其所得乌龙茶色泽乌黑、墨绿油亮,绿腹红镶边相映生辉,极容易冲泡出浓郁的自然花香味,且香气高锐芬芳,茶汤黄绿明亮、滋味清醇鲜爽、回味生津、口腔留香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冰冻乌龙茶
技术介绍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于半发酵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也是中国的特种茶类,主产于广东、福建及台湾3省,其中福建的产量占乌龙茶总产量的75%左右。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乌龙茶以天然花果香和独特的韵味闻名于世,其精油含量高,味道纯正,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本专利技术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造型阶段,采用冷冻干燥技术,使茶叶中低沸点的香气成分得到保留,从而显著提升乌龙茶香气,并可保留乌龙茶原有的保健功效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冻乌龙茶,其以干态流通和品用,解决了传统冰鲜茶湿态流通、不易保存且带梗冲泡的缺点,并保留了乌龙茶中大部分低沸点的香气物质,显著增加了乌龙茶的香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冻乌龙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摘:选择种植在海拔600-800m、中开面(顶端形成驻芽,且顶叶面积为第二叶的1/3-1/2)的‘金观音’鲜叶为原料,于晴天中午11点-下午3点进行采摘;2)晒青:于晴天下午4-5点,将采摘的鲜叶均匀铺摊在晒青布上,摊铺厚度为5-8cm,晾晒20min,使鲜叶失水率为6-8%;3)一次晾青:将晒青叶翻拌后放入萎调室或23-25℃空调室内进行第一次晾青(无需上筛架),晾青时间为1h;4)一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晾青叶进行第一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min,摇青时间2-3min;5)二次晾青:将摇青叶按1-1.5kg/筛的量倒在直径为1m的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二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5h;6)二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二次晾青叶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min,摇青时间5-7min;7)三次晾青:将二次摇青叶按1-1.5kg/筛的量倒在直径为1m的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三次晾青,晾青时间为2h;8)三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三次晾青叶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min,摇青时间8-12min;9)四次晾青:将三次摇青叶按0.75-1kg/筛的量倒在直径为1m的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四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0-12h;10)杀青:于280-300℃下进行杀青;11)摊凉:室温下将杀青叶摊薄放凉,使之尽快散失热气,摊铺厚度为3-5cm;12)包揉:采用压揉机对摊凉叶进行包揉造型,第一次压力为6MPa,60s后解块筛末,第二次压力为8MPa,100s解块筛末,第三次压力为10MPa,150s后解块筛末,第四次压力为15MPa,200s后解块筛末;13)毛火烘干:毛火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20-30min;14)复包揉:采用压揉机对烘干叶重复包揉4次,第一次压力为6MPa,60s后解块筛末,第二次压力为8MPa,100s解块筛末,第三次压力为10MPa,150s后解块筛末,第四次压力为12MPa,200s后解块筛末,得水分含量为20-30%的茶叶;15)冷冻干燥:将所得茶叶进行挑梗,然后在5Pa、-20~-30℃条件下真空干燥4-6h,至茶叶含水量达5%以下,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显著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冰冻乌龙茶,可保留乌龙茶中大部分低沸点的香气物质,显著增加乌龙茶的香气,与传统乌龙茶相比,具有香气更浓郁、更持久、且滋味更醇爽等特点。(2)本专利技术所得乌龙茶于-20℃进行保存,可以干态流通和品用,解决了传统冰鲜茶湿态流通、不易保存且带梗冲泡的缺点。(3)本专利技术所得乌龙茶色泽乌黑、墨绿油亮,绿腹红镶边相映生辉,极容易冲泡出浓郁的自然花香味,其香气高锐芬芳,茶汤黄绿明亮、滋味清醇鲜爽、回味生津、口腔留香持久。表1、表2分别为常规烘干与本专利技术冷冻烘干乌龙茶香气组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及感官评审效果。表1乌龙茶香气组分含量测定表2乌龙茶感官审评由结果可知,与传统工艺制备的乌龙茶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冰冻乌龙茶香气成分含量更高、香气更浓郁,且滋味更醇爽。冰冻茶的干燥过程是在低温(60℃以下)和真空条件下完成的,可有效解决传统乌龙茶在高温烘干过程中易出现的香气成分损失和热敏感物质氧化变质,而导致茶叶香气、滋味受到较大影响的问题,从而能良好保持成品茶的新鲜度、保留茶叶中的香气成分和营养成分,使成品茶的“色”、“香”、“味”俱佳,其表现为干茶,汤色绿、香气馥郁清高显花香、味醇厚回甘,品质综合评价优于常规烘干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冰冻乌龙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摘:选择种植在海拔600-800m、中开面(顶端形成驻芽,且顶叶面积为第二叶的1/3-1/2)的‘金观音’鲜叶为原料,于晴天中午11点-下午3点进行采摘;2)晒青:于晴天下午4-5点,将采摘的鲜叶均匀铺摊在晒青布上,摊铺厚度为5cm,晾晒20min,使鲜叶失水率为8%;3)一次晾青:将晒青叶翻拌后放入萎调室或23℃空调室内进行第一次晾青(无需上筛架),晾青时间为1h;4)一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晾青叶进行第一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r/min,摇青时间3min;5)二次晾青:将摇青叶按1kg/筛的量倒在直径为1m的竹筛上,于23℃、湿度6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二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5h;6)二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二次晾青叶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r/min,摇青时间7min;7)三次晾青:将二次摇青叶按1kg/筛的量倒在直径为1m的竹筛上,于23℃、湿度6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三次晾青,晾青时间为2h;8)三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三次晾青叶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r/min,摇青时间12min;9)四次晾青:将三次摇青叶按0.75kg/筛的量倒在直径为1m的竹筛上,于23℃、湿度6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四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0h;10)杀青:于280℃下进行杀青;11)摊凉:室温下将杀青叶摊薄放凉,使之尽快散失热气,摊铺厚度为3cm;12)包揉:采用型号为YCWZ-100的压揉机对摊凉叶进行包揉造型,第一次压力为6MPa,60s后解块筛末,第二次压力为8MPa,100s解块筛末,第三次压力为10MPa,150s后解块筛末,第四次压力为15MPa,200s后解块筛末;13)毛火烘干:利用6CH-54型电热烘干箱进行烘干,毛火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20min;14)复包揉:采用压揉机对烘干叶重复包揉4次,第一次压力为6MPa,60s后解块筛末,第二次压力为8MPa,100s解块筛末,第三次压力为10MPa,150s后解块筛末,第四次压力为12MPa,200s后解块筛末,得水分含量为20%的茶叶;15)冷冻干燥:将所得茶叶进行挑梗,然后放入LGJ-10真空冷冻干燥机内,在5Pa、冷阱温度-20℃条件下真空干燥4h,至茶叶含水量达3%;16)低温储藏:将所得茶叶于-20℃进行保存。实施例2一种冰冻乌龙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摘:选择种植在海拔600-800m、中开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冻乌龙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摘:选择种植在海拔600‑800 m、中开面鲜叶为原料,于晴天中午11点‑下午3点进行采摘;2)晒青:于晴天下午4‑5点,将采摘的鲜叶均匀铺摊在晒青布上,摊铺厚度为5‑8cm,晾晒20 min,使鲜叶失水率为6‑8%;3)一次晾青:将晒青叶翻拌后放入萎调室或23‑25℃空调室内进行第一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 h;4)一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晾青叶进行第一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 r/ min,摇青时间2‑3 min;5)二次晾青:将摇青叶按1‑1.5kg/筛的量倒在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二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5 h;6)二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二次晾青叶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 min,摇青时间5‑7 min;7)三次晾青:将二次摇青叶按1‑1.5kg/筛的量倒在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三次晾青,晾青时间为2 h;8)三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三次晾青叶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 r/ min,摇青时间8‑12 min;9)四次晾青:将三次摇青叶按0.75‑1kg/筛的量倒在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四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0‑12 h;10)杀青:于280‑300℃下进行杀青;11)摊凉:室温下将杀青叶摊薄放凉,摊铺厚度为3‑5cm;12)包揉:采用压揉机对摊凉叶进行包揉造型,第一次压力为6MPa,60s后解块筛末,第二次压力为8 MPa,100s解块筛末,第三次压力为10 MPa,150s后解块筛末,第四次压力为15MPa,200s后解块筛末;13)毛火烘干:毛火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20‑30 min;14)复包揉:采用压揉机对烘干叶重复包揉4次,第一次压力为6MPa,60s后解块筛末,第二次压力为8 MPa,100s解块筛末,第三次压力为10 MPa,150s后解块筛末,第四次压力为12MPa,200s后解块筛末,得水分含量为20‑30%的茶叶。;15)冷冻干燥:将所得茶叶进行挑梗,然后在5Pa、‑20~‑30℃条件下真空干燥4‑6h,至茶叶含水量达5%以下,即得所述冰冻乌龙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冻乌龙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采摘:选择种植在海拔600-800m、中开面鲜叶为原料,于晴天中午11点-下午3点进行采摘;2)晒青:于晴天下午4-5点,将采摘的鲜叶均匀铺摊在晒青布上,摊铺厚度为5-8cm,晾晒20min,使鲜叶失水率为6-8%;3)一次晾青:将晒青叶翻拌后放入萎调室或23-25℃空调室内进行第一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h;4)一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晾青叶进行第一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min,摇青时间2-3min;5)二次晾青:将摇青叶按1-1.5kg/筛的量倒在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二次晾青,晾青时间为1.5h;6)二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二次晾青叶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min,摇青时间5-7min;7)三次晾青:将二次摇青叶按1-1.5kg/筛的量倒在竹筛上,于23-25℃、湿度60-70%的空调室内进行第三次晾青,晾青时间为2h;8)三次摇青:按摇青桶容积60%加入三次晾青叶进行第三次摇青,摇青桶转速为20-30r/min,摇青时间8-12min;9)四次晾青:将三次摇青叶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郑和钟秋生张辉阮其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