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5797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属于玻璃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加工3D玻璃面板时存在的防眩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加工的3D玻璃面板进行清洗;将清洗好的3D玻璃面板固定在夹具上,且使3D玻璃面板呈曲面状的表面向外,夹具固定在工作台的台面上,使3D玻璃面板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然后,使蚀刻液喷淋到3D玻璃面板的上端面,并从3D玻璃面板的上端面沿着曲面状的表面流动到下端面进行蚀刻;蚀刻处理结合后,再从夹具中取出,抛光,清洗,得到相应的无闪点3D玻璃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雾度值和光泽度,使达到无闪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属于玻璃表面处理

技术介绍
在当前市场上的各种显示终端,如液晶显示屏或手机显示屏等等受到外界光源的影响,尤其是在强光的作用下,屏幕上的玻璃会反射强光,导致使用者无法正常看到屏幕内的相关操作。针对该类问题,目前,为了达到防止反射的效果,通过将玻璃加工成防眩玻璃可以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屏幕反光,提高显示屏的可视角度和亮度。而目前,对于玻璃的防眩处理一般采用两大类处理方法,采用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薄膜或直接对玻璃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但是,由于镀膜玻璃在使用过程上防眩的效果比较差,且成本高,在强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脱落。因此,目前国内市场上用于防眩玻璃加工大多是通过蚀刻处理而成,而蚀刻过程中蚀刻液对于防眩玻璃的透光度和雾化度的影响较大,但是现有的蚀刻液腐蚀液和刺激性过大,不利于实际加工处理。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654330B)公开了一种玻璃防眩液及加工方法,该防眩液包括阿拉件树胶粉10-22重量份、盐酸40-45重量份、氢氟酸20-23重量份、氟化氢铵10-15重量份、聚乙二醇10-20重量份;通过先将玻璃进行清洗,再在防眩液中进行处理30-120秒,冷却降温,再喷淋清洗,得到到相应的防眩玻璃。其所采用的防眩液直接采用氢酸酸和盐酸等刺激性较大的强腐性原料,不利于实际操作,且目前大多是处理平面玻璃的表面,直接浸泡在防眩液中处理,但是,对于3D玻璃的表面进行蚀刻时其防眩效果相对较差,且均匀性也不好,这里所说的3D玻璃是指表面呈一定弧度的曲面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3D玻璃面板的曲面具有表面粗糙度均匀、雾度值高和无闪点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加工的3D玻璃面板进行清洗;B、将清洗好的3D玻璃面板固定在夹具上,且使3D玻璃面板呈曲面状的表面向外,所述夹具固定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3D玻璃面板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然后,采用蚀刻液对3D玻璃面板的曲面状的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使蚀刻液喷淋到3D玻璃面板的上端面,并使蚀刻液从3D玻璃面板的上端面沿着曲面状的表面流动到下端面进行蚀刻;C、蚀刻处理结合后,再将3D玻璃面板从夹具中取出,再进行抛光后,清洗,得到相应的无闪点3D玻璃面板。本专利技术通过使3D玻璃面板与水平面之间呈一角的夹角,再使蚀刻液喷淋到3D玻璃面板的上端面后,随着重力的作用,使蚀刻液能够沿着3D玻璃面板的呈曲面状的表面流动到玻璃面板的下端面,能够使蚀刻液对曲面上进行全面的蚀刻,实现均匀蚀刻的作用,且蚀刻液处理流动状态下,能够对曲面进行更好的蚀刻处理,使曲面具有较好的粗糙度和雾化值高以及均匀性好的效果。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步骤B中所述3D玻璃面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50°。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蚀刻液在流经曲面时具有较好的流动速度,使能够更好的进行蚀刻,使具有较好的粗糙度性能。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3D玻璃面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步骤B中所述蚀刻液包括以下成分的重量份:硫酸钡:20~25;钾盐:16~20;氟化氢铵:10~12;铝盐:20~25;水溶性剂:35~38;钙化合物:15~18;硫酸氨:15~18;水:70~90。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各成分混合均匀后陈化48小时后即可直接作为蚀刻液使用,通过加入一些非水溶性的原料如硫酸钡和钙化合物,能够在蚀刻液中形成细微的颗粒物,同时,结合加入的水溶性剂能够使这些颗粒物更均匀的分散在蚀刻液中,固体颗粒物不会过快的下沉,也就是说颗粒物能够更好的处于悬浮状态,从而实现在蚀刻的过程中起到更好的蚀刻作用,蚀刻的均匀性也较好,而不会出现局部未蚀刻到的现象,从而实现粗糙度高和雾度值能够达到较好的要求;同时,加入的钾盐、氟化氢铵、铝盐和硫酸氨在陈化过程中能够间接的形成具有一定腐蚀性的物质,从需使无需加入强腐蚀和刺激性的氢氟酸和盐酸,就能够起到较好的蚀刻作用。能够使3D玻璃面板整体的粗糙度Ra达到0.04μm~0.09μm,雾度值达到2%~7%,且光泽度能够达到100%~120%。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钙化合物选自氯化钙或碳酸钙。这些物质在水中不溶,在蚀刻液中能够形成颗粒物,有利于蚀刻的作用,使3D玻璃面板的曲面的粗糙度和雾度值能够达到高要求,从而实现无闪点而达到防眩的作用。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铝盐选自氯化铝或氟化铝;所述钾盐选自氯化钾或硫酸钾。水溶性好,在陈化的过程中能够与蚀刻液中的其它成分共同作用,从而起到蚀刻的效果。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水溶性剂选自聚乙二醇或聚维酮。不仅具有较好的水溶性,本身溶解在水中之后具有一定的粘度,有利于使蚀刻液中的固体颗粒物更均匀的分布,从而使更好的保证蚀刻的效果,提高蚀刻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蚀刻液还包括10~12重量份的氢氟酸。加入少量的氢氟酸有利于提高蚀刻效率,加快生产效率。在上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作为优选,所述喷淋采用瀑布状喷淋,且所述喷淋的温度为20℃~25℃。采用瀑布状喷淋,能够使蚀刻液有效的喷淋到3D玻璃面板的曲面上,同时,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也能够保证蚀刻液能够完全覆盖在曲面上,从而达到均匀蚀刻的作用,使表面的粗糙度和雾度值分布也更均匀,同时,也能够保证具有较好的光泽度要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通过使玻璃面板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再使蚀刻液喷淋到玻璃面板的上端面后,随着重力的作用流经曲面的表面,从而达到蚀刻的作用,使具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雾度值和光泽度。2.本专利技术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通过采用上述蚀刻液,能够使蚀刻液中的固体颗粒物更均匀的公布,实现蚀刻均匀性和完整度高的要求,使3D玻璃面板整体的粗糙度Ra达到0.04μm~0.09μm,雾度值达到2%~7%,且光泽度能够达到100%~120%。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中的喷淋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3D玻璃面板;11、上端面;12、下端面;2、夹具;3、工作台;4、喷淋头;5、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蚀刻液经过预先混合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按照各个实施例中蚀刻液的成分配比,称取相应的原料,即按重量份配比将固体物料16~20重量份的钾盐、10~12重量份的氟化氢铵、20~25重量份的铝盐、15~18重量份的硫酸氨和70~90重量份的水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均匀后,然后,加入20~25重量份的硫酸钡和15~18重量份钙化合物,搅拌使均匀分散后,最后,再加入35~38重量份的水溶性剂,混合均匀后,控制温度在35℃~40℃的条件下进行陈化处理48小时~52小时,得到相应的蚀刻液,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加工的3D玻璃面板进行清洗;B、将清洗好的3D玻璃面板(1)固定在夹具(2)上,且使3D玻璃面板(1)呈曲面状的表面向外,所述夹具(2)固定在工作台(3)的台面上,所述3D玻璃面板(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然后,采用蚀刻液对3D玻璃面板(1)的曲面状的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使蚀刻液喷淋到3D玻璃面板(1)的上端面(11),并使蚀刻液从3D玻璃面板(1)的上端面(11)沿着曲面状的表面流动到下端面(12)进行蚀刻;C、蚀刻处理结合后,再将3D玻璃面板(1)从夹具(2)中取出,再进行抛光后,清洗,得到相应的无闪点3D玻璃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加工的3D玻璃面板进行清洗;B、将清洗好的3D玻璃面板(1)固定在夹具(2)上,且使3D玻璃面板(1)呈曲面状的表面向外,所述夹具(2)固定在工作台(3)的台面上,所述3D玻璃面板(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然后,采用蚀刻液对3D玻璃面板(1)的曲面状的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使蚀刻液喷淋到3D玻璃面板(1)的上端面(11),并使蚀刻液从3D玻璃面板(1)的上端面(11)沿着曲面状的表面流动到下端面(12)进行蚀刻;C、蚀刻处理结合后,再将3D玻璃面板(1)从夹具(2)中取出,再进行抛光后,清洗,得到相应的无闪点3D玻璃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3D玻璃面板(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闪点3D玻璃面板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玉夏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