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442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状马达,即使在马达单元的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设置有凹部的情况下,零件数也少,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例如,在管状马达(1)中,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的行星齿轮架(75)具有支承板(79),该支承板(79)在输出相反侧(L2)与行星齿轮(71)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L2)支承行星齿轮(71)。因此,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自身独立,无需利用马达单元(5)的输出侧端板部(55)等支承行星齿轮(71)。因此,即使在输出侧端板部(55)的输出侧端面(556)设置有从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泄漏的润滑脂流入的凹部(569)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行星齿轮单元(7)直接与马达单元(5)的输出侧相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筒状的壳体的内侧沿轴线方向配置有马达单元以及行星齿轮单元的管状马达。本专利技术(第二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卷帘装置等的无刷马达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第三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有向马达轴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的带制动器的马达。
技术介绍
(第一专利技术)以因卷绕卷帘或遮帘等幕状物的目的等使用的管状马达在筒状的壳体的内侧沿轴线方向配置有马达单元以及行星齿轮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图3所记载的管状马达中,相对于隔壁部在输出侧直接相邻配置有行星齿轮单元,行星齿轮以从输出相反侧被隔壁部的输出侧的平坦的面支承的状态旋转,隔壁部在马达单元中在转子的输出侧将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图3所记载的结构中,当涂布于行星齿轮单元的润滑脂泄漏时,没有接润滑脂的空间。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图1所记载的马达中,在隔壁部的输出侧设置能够供润滑脂流入的凹部,并且在隔壁部与行星齿轮单元之间配置齿轮罩,通过齿轮罩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行星齿轮。在此,齿轮罩的径向外侧部分夹在行星齿轮单元中的形成有内齿轮的圆筒体与隔壁部的径向外侧端部之间。(第二专利技术)无刷马达具有:具有转子磁铁的转子;具有多个驱动线圈的定子;以及对转子磁铁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磁传感器元件等,根据磁传感器元件的检测结果对供给至驱动线圈的马达电流进行控制。在将这种无刷马达用于电动卷帘装置等的情况下,卷帘的自身重量或与卷帘的卷绕轴连接的弹簧的作用力等负荷从外部施加于转子。因此,在使转子向被施加外部负荷的方向旋转时,有可能以比指定的速度快的速度旋转,发生损伤无刷马达等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以下技术:在卷帘卷绕装置设置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或转速传感器等旋转传感器,根据实际转速与已设定的转速的比较结果控制马达的驱动(参照专利文献2)。(第三专利技术)以卷绕卷帘或遮帘等幕状物的目的等使用的管状马达在筒状的壳体的内侧沿轴线方向配置有马达单元以及行星齿轮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在所述管状马达中,以使卷帘等在规定的位置停止为目的,构成为内置有向马达轴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的带制动器的马达(专利文献3)。更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带制动器的马达中,制动部在马达轴线方向上具有相向的三个制动盘,使三个制动盘在轴线方向上抵接而产生对马达轴的制动力。在此,对三个制动盘中的中央的制动盘设置从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另一方面,在包围三个制动盘的筒状保持架的内表面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槽,通过使突起嵌入槽内,阻止中央的制动盘绕轴线旋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第一专利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5284号公报的图1以及图3(第二专利技术)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88970号公报(第三专利技术)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622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第一专利技术)但是,无论在专利文献1的图1以及图3中哪一图所记载的管状马达中,在行星齿轮单元与马达单元的输出侧重叠的时点,或者在行星齿轮单元隔着齿轮罩与马达单元的输出侧重叠的时点,行星齿轮都被从输出相反侧支承。因此,存在管状马达的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图1所记载的管状马达中,由于需要在马达单元的输出侧支承行星齿轮的齿轮罩,因此存在零件数增加的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马达单元的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设置有凹部的情况下,零件数也少,并且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的管状马达。(第二专利技术)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需要设置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或转速传感器等旋转传感器,因此存在电动卷帘装置的成本增大的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二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追加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或转速传感器等旋转传感器,也能够对被从外部施加负荷的转子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无刷马达的控制方法。(第三专利技术)为了构成制动部,需要使多个制动盘中的任一个都无法绕轴线旋转。并且,在制动部中,能够在使制动盘彼此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接触时获得较大的制动力。但是,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在利用从中央的制动盘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的情况下,由于在中央的制动盘的径向外侧部分形成有突起,因此无法采用使所述径向外侧部分与其他制动盘接触的结构。因此,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中,存在与中央的制动盘的外径尺寸相比制动力小的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三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产生制动力的部件彼此尽可能在径向外侧接触来获得较大的制动力的带制动器的马达。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第一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管状马达具有:筒状的壳体,其沿马达轴线方向延伸;马达单元,其设置在该壳体的内侧;以及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其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马达单元配置在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输出侧,在所述马达单元中,在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形成有朝向输出相反侧凹陷的凹部,所述输出侧端板部在转子的输出侧将该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直接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相邻。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朝向输出相反侧凹陷,因此即使在涂布于第一行星齿轮单元的润滑脂从第一行星齿轮单元泄漏的情况下,泄漏的润滑脂也会积存在凹部内。因此,润滑脂不易流入马达单元侧。并且,由于第一行星齿轮单元的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行星齿轮,因此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自身独立。因此,即使在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形成有凹部的情况下,也无需利用齿轮罩等支承行星齿轮。因此,能够削减零件数。并且,能够高效地组装管状马达。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具有筒体,所述筒体在内周面形成有内齿轮,该筒体的所述输出相反侧端部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接触。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容易连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与马达单元,因此能够高效地组装管状马达。并且,由于第一行星齿轮单元的筒体与马达单元的输出侧端板部直接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筒体与马达单元的输出侧端板部的同轴精度。因此,能够提高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与马达单元的同轴精度。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输出侧端板部具有:内周侧环状凸部,其从所述输出侧端面向输出侧突出;以及外周侧环状凸部,其在比该内周侧环状凸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从所述输出侧端面向输出侧突出,所述内周侧环状凸部与所述外周侧环状凸部之间成为所述凹部。根据所述结构,润滑脂不易流入马达单元侧。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筒体的所述输出相反侧端部呈环状地形成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使位于输出相反侧的部分的内径大于形成有所述内齿轮的部分的内径,所述阶梯部中朝向输出相反侧的第一部分从输出侧与所述外周侧环状凸部接触,所述阶梯部中朝向径向内侧的第二部分从径向外侧与所述外周侧环状凸部接触。根据所述结构,润滑脂不易从输出侧端板部与筒体之间向外侧泄漏。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配置有第二行星齿轮单元,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根据所述结构,由于能够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管状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的壳体,该壳体沿马达轴线方向延伸;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以及第一行星齿轮单元,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马达单元配置在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输出侧,在所述马达单元中,在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形成有朝向输出相反侧凹陷的凹部,所述输出侧端板部在转子的输出侧将该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直接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7 JP 2014-206270;2014.11.26 JP 2014-239171.一种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的壳体,该壳体沿马达轴线方向延伸;马达单元,该马达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以及第一行星齿轮单元,该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相对于所述马达单元配置在所述马达轴线方向的输出侧,在所述马达单元中,在输出侧端板部的输出侧端面形成有朝向输出相反侧凹陷的凹部,所述输出侧端板部在转子的输出侧将该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直接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具有筒体,所述筒体在内周面形成有内齿轮,所述筒体的输出相反侧端部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端板部具有:内周侧环状凸部,该内周侧环状凸部从所述输出侧端面向输出侧突出;以及外周侧环状凸部,该外周侧环状凸部在比所述内周侧环状凸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从所述输出侧端面向输出侧突出,所述内周侧环状凸部与所述外周侧环状凸部之间成为所述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所述输出相反侧端部呈环状地形成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使位于输出相反侧的部分的内径大于形成有所述内齿轮的部分的内径,所述阶梯部中朝向输出相反侧的第一部分从输出侧与所述外周侧环状凸部接触,所述阶梯部中朝向径向内侧的第二部分从径向外侧与所述外周侧环状凸部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配置有第二行星齿轮单元,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的内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单元在输出侧配置有第三行星齿轮单元,在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单元中,行星齿轮架具有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在输出相反侧与行星齿轮重叠,并从输出相反侧支承该行星齿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单元的内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单元的内齿轮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单元的内齿轮均形成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径从输出侧朝向输出相反侧逐级变大。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状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在输出相反侧与所述马达单元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制动器单元,所述制动器单元使所述马达单元的转子制动。10.一种无刷马达的控制方法,所述无刷马达具有:具有转子磁铁的转子;具有多个驱动线圈的定子;以及生成与所述转子磁铁的旋转对应的位置检测信号的磁传感器元件,所述无刷马达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驱动所述转子向第一方向旋转的第一方向驱动工序中,在开始向所述驱动线圈供电之前,根据所述磁传感器元件的检测结果进行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的旋转检测处理,在该旋转检测处理的检测结果中,在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将驱动所述转子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驱动电流供给至所述多个驱动线圈,在所述转子的转速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向所述转子施加制动力,所述转子被从外部施加使该转子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的负荷。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刷马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多个驱动线圈中的至少一个驱动线圈的两端短路来产生所述制动力。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无刷马达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转子施加所述制动力时,对驱动所述转子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的指令速度与通过所述磁传感器元件检测出的所述转子的转速进行比较,根据所述指令速度与所述转速的比较结果改变所述制动力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正明吉川伸一中村五郎黑沢博德鲇泽优武田正芦部昇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