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开闭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328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车窗开闭调节器。车窗开闭调节器(1)具备:沿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20);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3);以及被导轨(20)引导而与窗玻璃(90)一起移动的移动体(4),移动体(4)具有:滚筒(40);对滚筒(40)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5);以及对滚筒(40)及马达(5)进行保持的由滚筒外壳(61)及齿轮外壳(62)构成的外壳(6),滚筒外壳(61)包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割的第一区域(610a)及第二区域(610b),齿轮外壳(62)具有固定于第一区域(610a)的第一固定部(621)、和固定于第二区域(610b)的第二固定部(6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车辆的门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的门使用通过马达的驱动力来使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作为开闭体的窗玻璃的移动方向固定于门内板的导轨;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被导轨引导而与窗玻璃一起移动的作为移动体的树脂制的托板;以及设于导轨的下端并经由金属线来对托板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有供金属线卷绕于外周面的滚筒、和使滚筒旋转的马达,滚筒在外壳内保持为能够旋转并且马达支撑于外壳。另外,在导轨的上端部配置有对金属线进行方向变换的方向转换部件。金属线卷绕在方向转换部件与滚筒之间,其两端部固定在移动体上。金属线的两端部经由松弛去除用弹簧固定于托板。由此,对金属线赋予张力。将从滚筒经由方向转换部件到达移动体的金属线作为上升用金属线,将从滚筒直接到达搬运器的金属线作为下降用金属线,就驱动部而言,在托板上升时,马达正转而卷取上升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下降用金属线,在托板下降时,马达反转而卷取下降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上升用金属线。由此,窗玻璃与托板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3686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托板支承窗玻璃的重量的同时使窗玻璃升降,因此特别是窗玻璃上升时作用较大的载荷。另外,还在对滚筒以及马达进行保持以及支撑的外壳上作用马达的转矩产生的载荷。但是,由于在托板以及外壳上形成有供上升用金属线以及下降用金属线插通的槽等,因而难以确保刚性,为了得到所要求的耐久性,而需要例如充分确保槽的底部的厚度等。因此导致托板以及外壳的厚度的增大以及重量的增加。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的车窗开闭调节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其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驱动机构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外壳具有:形成有对上述滚筒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的滚筒外壳;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并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辅助外壳,上述滚筒外壳形成有使上述金属线插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并且上述滚筒外壳包含被上述凹槽以及上述容纳空间分割而成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上述辅助外壳具有: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主体部;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的多个固定部,多个上述固定部包含固定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固定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以及设有该车窗开闭调节器的车辆的门的示意图。图2是以图1的A-A线剖面表示配置有车窗开闭调节器的门的内部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的整体图。图4是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表示滚筒外壳的结构例,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俯视图,图5(c)是侧视图。图6是用于对作用于滚筒外壳的力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主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窗开闭调节器的滚筒外壳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8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滚筒外壳的结构例,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侧视图。图9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滚筒外壳的结构例,图9(a)是俯视图,图9(b)是俯视图,图9(c)是侧视图。图中:1—车窗开闭调节器,3—金属线,3a—上部金属线,3b—下部金属线,4—移动体,5—马达,5a—连接器部,6—外壳,9—门,20—导轨,21—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2—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3、24—弹簧,26、27—螺栓,40—滚筒,41—槽,42—中心孔,42a—内周花键,51—输出轴,61、61A—滚筒外壳,61a—容纳空间,61b—第一导向槽,61c—第二导向槽,61d—嵌合部,62、62A—齿轮外壳,62a—筒部,63—螺栓,64—螺母,71—第一结合部件,72—第二结合部件,81—第一保持部,82—第二保持部,90—窗玻璃,90a、90b—圆孔,91—外壁,92—内壁,93—螺母,610a—第一区域,610b—第二区域,611~614—螺栓插通孔,615、616—贯通孔,617—突条,620—主体部,621—第一固定部,622—第二固定部,623—第三固定部,624—第四固定部,621a~623a—贯通孔,710—容纳空间,711—保持部,711a—第一壁部,711b—第二壁部,711c—连结部,712—被支撑部,712a—插通孔,720—容纳空间,721—保持部,721a—第一壁部,721b—第二壁部,721c—连结部,722—被支撑部,722a—插通孔,731、732—螺栓,820—容纳空间,821—第一支撑壁,821a—贯通孔,822—第二支撑壁,822a—第一贯通孔,822b—第二贯通孔,823—凸缘部,824—突出部,824a—延伸部,824b—突起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以及设有该车窗开闭调节器的车辆的门的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从车辆的外侧观察右后座的门的状态。另外,图1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门的轮廓以及窗框,而且用虚线表示配置于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窗玻璃的内侧(车室侧)的部分。该车窗开闭调节器1设于车辆的门9,使门9的窗玻璃90升降。窗玻璃90被图中省略的玻璃导向件引导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此外,图1中,作为一个例子而图示了将车窗开闭调节器1用于车辆的右后座的门的情况,但也能够在车辆的其他门上设置车窗开闭调节器1。车窗开闭调节器1具备:沿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20;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3;以及被导轨20引导而与窗玻璃90一起移动的移动体4。移动体4具有:供金属线3的一部分卷绕的滚筒40(如后述的图4所示);产生对滚筒40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作为驱动部的马达5;以及保持滚筒40及马达5的外壳6。外壳6通过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而与窗玻璃90结合。关于移动体4的详细结构将于后文叙述。在导轨20的上端部配置有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在导轨20的下端部配置有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以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作为对金属线3的两端部进行支撑的一对金属线支撑部发挥功能。马达5配置于在从车宽方向观察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情况下、与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不重叠的位置。更为具体而言,马达5配置在相对于固定在外壳6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第二结合部件72而向下方偏移的位置。由此,避免马达5与第一及第二结合部件71、72的干涉,减小移动体4的车宽方向的厚度。图2是以图1的A-A线剖面表示配置有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门9的内部的示意图。车窗开闭调节器1配置于门9的外壁91与内壁92之间。内壁92中的车室侧(与外壁91相反的一侧)的面例如由树脂构成的图中省略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窗开闭调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驱动机构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外壳具有:形成有对上述滚筒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的滚筒外壳;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并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辅助外壳,上述滚筒外壳形成有使上述金属线插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并且上述滚筒外壳包含被上述凹槽以及上述容纳空间分割而成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上述辅助外壳具有: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主体部;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的多个固定部,多个上述固定部包含固定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固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19 JP 2015-1623131.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驱动机构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外壳具有:形成有对上述滚筒进行容纳的容纳空间的滚筒外壳;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并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辅助外壳,上述滚筒外壳形成有使上述金属线插通的凹槽,该凹槽与上述容纳空间连通,并且上述滚筒外壳包含被上述凹槽以及上述容纳空间分割而成的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上述辅助外壳具有:对上述驱动机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主体部;以及固定于上述滚筒外壳的多个固定部,多个上述固定部包含固定于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于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外壳的多个上述固定部包含第三固定部,在从车宽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该第三固定部设置于在相对于连结上述第一固定部和上述第二固定部的假想线垂直的方向上偏移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滚筒外壳在上述第一区域以及上述第二区域分别设有与上述窗玻璃结合的结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外壳的多个上述固定部通过螺栓或者铆钉而分别紧固于上述滚筒外壳。5.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对上述窗玻璃进行保持而且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以及对上述移动体进行牵引的金属线;上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博之柏原英夫竹原秀明清水裕规下村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