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开闭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3386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其能够缩短金属线的长度并且提高耐久性,而且容易制造。设于车辆的门(9)且使门(9)的窗玻璃(90)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1)具备:沿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20);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3);以及被导轨(20)引导而与窗玻璃(90)一起移动的移动体(4),移动体(4)具有卷绕有金属线(3)的一部分的滚筒(40)、产生对滚筒(40)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马达(5)、对滚筒(40)及马达(5)进行保持的外壳(6);以及将窗玻璃(90)结合于外壳(6)的结合部件(71、72),金属线(3)的两端部被设于导轨(20)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的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以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所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车辆的门的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的门使用通过马达的驱动力来使窗玻璃升降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具备:沿作为开闭体的窗玻璃的移动方向固定于门内板的导轨;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被导轨引导而与窗玻璃一起移动的搬运器;以及经由金属线来对搬运器进行驱动的驱动部。驱动部具有金属线卷绕于外周面的滚筒、和使滚筒旋转的马达。另外,在导轨的上端部配置有对金属线进行方向变换的滑轮,在导轨的下端部配置有对该金属线进行方向变换的半圆状导向件。就金属线而言,其两端部固定于搬运器,并且通过滑轮以及半圆状导向件进行方向变换,在滑轮与半圆状导向件之间卷绕于滚筒。金属线的两端部经由松弛去除用弹簧固定于搬运器。由此,对金属线赋予张力。若将从滚筒经由滑轮到达搬运器的金属线作为上升用金属线、将从滚筒经由半圆状导向件到达搬运器的金属线作为下降用金属线,则在搬运器上升时,马达正转而驱动部卷取上升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下降用金属线。另外,在搬运器下降时,马达反转而驱动部卷取下降用金属线并且送出上升用金属线。由此,窗玻璃与搬运器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857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窗开闭调节器实际上是金属线在滑轮以及半圆状
导向件之间往复,因此作为金属线,除了卷绕于滚筒上的量的长度以外,还需要在滑轮以及半圆状导向件之间往复的量的长度。另外,金属线通过滑轮以及半圆状导向件进行方向变换,从而存在金属线的耐久性成为问题的担忧。另外,在制造车窗开闭调节器时,金属线的铺设作业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能够缩短金属线的长度并且提高金属线的耐久性,而且容易制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其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产生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马达;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马达进行保持的外壳;以及将上述窗玻璃结合于上述外壳的结合部件,上述金属线的两端部被设于上述导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的一对金属线支撑部所支撑。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能够缩短金属线的长度并且提高耐久性,而且容易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以及设有该车窗开闭调节器的车辆的门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配置有车窗开闭调节器的门的内部的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的整体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导轨的下端部的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及其周边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导轨的下端部的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及其周边的主视图。图6C是沿图6A的C-C线的剖视图。图6D是沿图6B的D-D线的剖视图。图6E是沿图6B的E-E线的剖视图。图6F是沿图6B的F-F线的剖视图。图6G是表示活塞部件的剖视图。图7A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左侧视图。图7C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主视图。图7D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右侧视图。图7E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后视图。图7F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仰视图。图7G是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G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窗开闭调节器、以及设有该车窗开闭调节器的车辆的门的说明图。图1中示出了从车辆的外侧观察右后座的门的状态。另外,图1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门的轮廓以及窗框,而且用虚线表示配置于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窗玻璃的内侧(车室侧)的部分。该车窗开闭调节器1设于车辆的门9,使门9的窗玻璃90升降。窗玻璃90被图中省略的玻璃导向件引导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此外,图1中,作为一个例子而图示了将车窗开闭调节器1用于车辆的右后座的门的情况,但也能够在车辆的其他门上设置车窗开闭调节器1。车窗开闭调节器1具备:沿窗玻璃90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20;沿导轨20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3;以及被导轨20引导而与窗玻璃90一起移动的移动体4。移动体4具有:卷绕有金属线3的一部分的滚筒40(如后述的图4所示);产生对滚筒40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马达5;保持滚筒40以及马达5的外壳6;以及将窗玻璃90结合于外壳6的结合部件71、72。关于移动体4的详细结构将于后文叙述。在导轨20的上端部配置有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在导轨20的下端部配置有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
件22作为对金属线3的两端部进行支撑的一对金属线支撑部发挥功能。马达5配置于,在从车宽方向观察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情况下与结合部件71、72不重叠的位置。更为具体而言,马达5配置在相对于固定于外壳6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结合部件72而向下方偏移的位置。由此,避免马达5与结合部件71、72的干涉,并减小移动体4的车宽方向的厚度。图2是表示配置有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门9的内部的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车窗开闭调节器1配置于门9的外壁91与内壁92之间。内壁92中的车室侧(与外壁91相反的一侧)的面例如由树脂构成的图中省略的内衬覆盖。外壁91以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另外,窗玻璃90也与外壁91同样,以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导轨20以沿该窗玻璃90的方式弯曲成弓状。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及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固定于内壁92。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通过插通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的螺栓26(如图1所示)而安装于内壁92。螺栓26的前端部贯通内壁92而与配置于内壁92的车室侧的螺母93螺纹结合。另外,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通过插通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的螺栓27(如图1所示)而安装于内壁92。螺栓27的前端部贯通内壁92而与配置于内壁92的车室侧的螺母93螺纹结合。马达5在门9内配置于比导轨20靠车宽方向的外侧。在导轨20与外壁91之间形成有不妨碍移动体4的移动的宽度的空间。接着,参照图3至图7G对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整体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车窗开闭调节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图。图6A~图6G表示导轨20的下端部的第二金属线支撑部件22及其周边,图6A是侧视图,图6B是主视图,图6C是沿图6A的C-C线的剖视图,图6D是沿图6B的D-D线的剖视图,图6E是沿图6B的E-E线的剖视图,图6F是沿图6B的F-F线的剖视图,图6G是表示活塞部件的剖视图。图7A~图7G表示第一金属线支撑部件21,分别是俯视图、左侧视图、主视图、右侧视图、后视图、仰视图以及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或“下”是指车窗开闭调节器1
安装于门9的状态下的“上”或“下”。如图3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产生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马达;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马达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金属线的两端部被设于上述导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的一对金属线支撑部所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06 JP 2014-0214941.一种车窗开闭调节器,设于车辆的门,且使上述门的窗玻璃升降,上述车窗开闭调节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窗玻璃的移动方向配置的导轨;沿上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张架的金属线;以及被上述导轨引导而与上述窗玻璃一起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具有:卷绕有上述金属线的一部分的滚筒;产生对上述滚筒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力的马达;以及对上述滚筒及上述马达进行保持的外壳,上述金属线的两端部被设于上述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裕规下村学宫本圣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