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孔的透镜以及发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690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0:16
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包括一环状部以及至少三个反射部。环状部具有一内侧壁。反射部排列于环状部的内侧壁,且反射部环绕形成一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关于一种透镜,尤指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因其具有高亮度、体积小、低耗电量以及寿命长等优点,故已被广泛地应用各式照明灯具或显示器中。然而,发光二极管具有的发光角度较小的缺点,进而影响了照明的效果。因此于现有的技术中,利用了透镜来改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虽然现有的透镜已符合一般使用的目的,但还需进一步的加强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以及发光模块,其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并能有效的提升光取出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包括一环状部以及至少三个反射部。环状部具有一内侧壁。反射部排列于环状部的内侧壁,且反射部环绕形成一通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弧面,该些弧面至内侧壁的距离由该底面朝向远离该底面的方向相对于该内侧壁逐渐变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弧面两两相邻且具有一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弧面相交于一连接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弧面相交于一连接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两相邻的反射部的间以一连接界线相互连接,且该连接界线邻近于该内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两相邻的反射部的间以一连接界面相互连接,且该连接界面连接于该内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顶端,连接于该环状部的一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出光面以及远离该内侧壁并连接该出光面的一突出端,其中该出光面为一弧面,且该些突出端环绕该通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透镜的发光模块。发光模块更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发光组件。基板具有一承载面。透镜的环状部以及反射部设置于承载面。发光组件设置于承载面,且位于通孔内并被反射部所环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发光组件具有连接于该基板的一背面、相反于该背面的一顶面以及朝向该透镜的一侧面,其中该顶面于垂直于该承载面的一垂直方向上并未被该些反射部所覆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突出端,邻近于该发光组件的一中心轴,其中该中心轴垂直于该承载面,其中该突出端至该中心轴的间的距离为该透镜至该中心轴的间的最短距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包括一环状部以及至少三个反射部。环状部具有一内侧壁。反射部排列于环状部的内侧壁,且反射部环绕形成一通孔。每一反射部具有一第一弧面、相对于第一弧面的一第二弧面、以及连接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弧面的一突出端。突出端环绕排列于通孔,且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的距离由突出端至远离突出端逐渐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第一弧面两两相邻且具有一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第一弧面相交于一连接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第一弧面相交于一连接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两相邻的反射部的间以一连接界线相互连接,且该连接线连接于该内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两相邻的反射部的间以一连接界面相互连接,且该连接界面连接于该内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些反射部以一中心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其中该突出端至该中心轴的间的距离为该透镜至该中心轴的间的最短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弧面由该突出端至该底面逐渐远离该中心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透镜的发光模块。发光模块更包括一基板以及一发光组件。基板具有一承载面。透镜的环状部以及反射部设置于承载面。发光组件设置于承载面,且位于通孔内并被反射部所环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发光组件具有连接于该基板的一背面、相反于该基面的一顶面以及朝向该透镜的一侧面,其中该顶面于垂直于该承载面的一垂直方向上并未被该些反射部所覆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突出端,邻近于该发光组件的一中心轴,其中该中心轴垂直于该承载面,其中该突出端至该中心轴的间的距离为该透镜至该中心轴的间的最短距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通孔的透镜以及发光模块。通过透镜的通孔,能让由发光组件的顶面所产生的光线直接经由通孔通过透镜,进而提高了发光模块的亮度,并能通过直接通孔来减少透镜的材料成本。此外,通过环状部与反射部的结构能有效的利用发光组件的侧面所产生的光线,进行提高了光取出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的第七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0为图9的B-B剖面线的剖视图。【符号说明】发光模块1基板10承载面11发光组件20背面21顶面22侧面23透镜30环状部31内侧壁311顶部312反射部32底面321入光面(弧面)322出光面(弧面)323连接面324突出端325顶端326通孔33间隙331中心轴AX1高度H1距离W1垂直方向D1连接点P1连接线L1连接界线L2连接界面T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组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专利技术,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于不同的例子中沿用了相同的组件标号及/或文字。前述的沿用仅为了简化以及明确,并不表示于不同的实施例以及设定之间必定有关联。图式中的形状、尺寸、以及厚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之用。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1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模块1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线的剖视图。于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可为一直下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其可应于一显示器中。发光模块1包括一基板10、一发光组件20以及一透镜30。基板10具有一承载面11,发光组件20以及透镜30设置于承载面11上。发光组件20用以产生光线。发光组件20可为一发光二极管,并位于透镜30内。于一些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可包括多个发光组件20以及多个透镜30。发光组件20以及透镜30以数组的方式排列于基板10上。透镜30用以改变发光模块1所产生的光线的行进路径。透镜30可为一透光材质所制成,例如玻璃、聚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透镜30具有一环状部31以及至少三个反射部32。于一些实施例中,环状部31与三个反射部32为一体成形,且可由相同的材质所制成。环状部31以及反射部32设置于基板10的承载面11上。环状部31为一环状中空结构,可沿一垂直方向D1延伸。上述垂直方向D1垂直于承载面11。于本实施例中,环状部31具有沿垂直方向D1延伸的中心轴AX1。环状部31具有一内侧壁311,环绕于中心轴AX1,且垂直于承载面11。反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通孔的透镜以及发光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包括:一环状部,具有一内侧壁;以及至少三个反射部,排列于该环状部的该内侧壁,且该些反射部环绕形成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17 TW 1041266721.一种具有通孔的透镜,包括:一环状部,具有一内侧壁;以及至少三个反射部,排列于该环状部的该内侧壁,且该些反射部环绕形成一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底面与一弧面,该些弧面至内侧壁的距离由该底面朝向远离该底面的方向相对于该内侧壁逐渐变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弧面两两相邻且具有一间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弧面相交于一连接点。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该些反射部的该些弧面相交于一连接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该些两相邻的反射部之间以一连接界线相互连接,且该连接界线邻近于该内侧壁。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该些两相邻的反射部之间以一连接界面相互连接,且该连接界面连接于该内侧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顶端,连接于该环状部的一顶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出光面以及远离该内侧壁并连接该出光面的一突出端,其中该出光面为一弧面,且该些突出端环绕该通孔。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具有通孔的透镜的发光模块,更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承载面,其中该透镜的该环状部以及该些反射部设置于该承载面;以及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承载面,且位于该通孔内并被该些反射部所环绕。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该发光组件具有连接于该基板的
\t一背面、相反于该背面的一顶面以及朝向该透镜的一侧面,其中该顶面于垂直于该承载面的一垂直方向上并未被该些反射部所覆盖。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模块,其中每一该些反射部具有一突出端,邻近于该发光组件的一中心轴,其中该中心轴垂直于该承载面,其中该突出端至该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为该透镜至该中心轴之间的最短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光
申请(专利权)人: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