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分案申请本申请案是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模块”,申请号为201210248821.8的专利技术专利国际申请案的分案申请,原申请案的申请日是2012年07日18日。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以发光二极管芯片作为光源的发光模块。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由含有III-Ⅴ族元素的半导体材料所构成的发光元件,且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体积小、高抗震性、低热产生及低功率消耗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用及各种设备中的指示器或光源。近年来,发光二极管已向多色彩及高亮度发展,因此其应用领域已扩展至大型户外看板、交通信号灯及相关领域。在未来,发光二极管甚至可能成为兼具省电及环保功能的主要照明光源。在已知的发光二极管模块的设计中,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的光束是直接投射下来的,也就是说,发光二极管芯片所产生的光束指向性强,因此容易产生光均匀度不佳及眩光(glare)而让使用者感到不舒服。再者,为了产生白光发光二极管光源,通常会将多个尺寸相同且不同颜色(如红色、蓝色及绿色)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呈阵列放置于承载器上以进行封装。然而,由于这些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出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个红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个绿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至少一荧光层,配置于所述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至少其中之一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26 TW 1011149331.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个红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至少一个绿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至少一荧光层,配置于所述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至少其中之一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镜,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所述红光二极管芯片、所述绿光二极管芯片及所述荧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其中至少两个的主要发光波长不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蓝光二极管芯片其中至少两个的主要发光波长不相同且其差值大于等于5纳米。5.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主要发光波长为440~480纳米,其中至少两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主要发光波长不相同;至少一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主要发光波长为600~760纳米;以及至少一荧光层,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至少其中之一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镜,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芯片、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芯片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圣渊,苏柏仁,
申请(专利权)人: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