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椅,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收纳搁脚台的轮椅。
技术介绍
以往,轮椅设有使用者就坐于座部片的状态下载置足部的搁脚台(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轮椅为了使就坐于座部片的上方的使用者能够轻松地载置足部,在座部片的下方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有搁脚台。在搁脚台,搁脚板以展开姿态和收纳姿态能够倾动的方式与搁脚臂的前端连接。这种结构的轮椅在使用者乘坐和离开座部片时,搁脚板被设为收纳姿态,在使用者就坐于座部片的状态下,搁脚板被设为展开姿态以载置足部。这种轮椅能够使足部载置于搁脚板使驱动车轮旋转而进行移动。然而,在这种结构的轮椅中,在使用者就坐而例如想要接近厨房的水池和洗手台等时,搁脚板与之碰撞而无法接近。因此,需要以不合理的姿态使用水池和洗手台等。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轮椅设置了使搁脚臂在垂直面内倾动而能够折叠使搁脚板与搁脚臂连接的搁脚台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691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07-0078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对以上的轮椅而言,通过使搁脚臂向后倾动,在轮椅向对象物接近时或收纳时,能够使搁脚臂不成为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具备:一对两侧框架;搁脚臂,其与所述两侧框架的前方部的外侧连接成在包含前后方向的垂直面内能够倾动;以及搁脚板,其与搁脚臂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并在水平姿态下在其上表面载置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臂包括:主臂部,其在前方姿态下以使前端部朝向下方的方式在中间部弯折或弯曲;以及副臂部,其位于包括所述主臂部的铅垂面内并沿所述主臂部配置于该主臂部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具备:一对两侧框架;搁脚臂,其与所述两侧框架的前方部的外侧连接成在包含前后方向的垂直面内能够倾动;以及搁脚板,其与搁脚臂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并在水平姿态下在其上表面载置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臂包括:主臂部,其在前方姿态下以使前端部朝向下方的方式在中间部弯折或弯曲;以及副臂部,其位于包括所述主臂部的铅垂面内并沿所述主臂部配置于该主臂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部的内部形成为中空,还具备堵塞所述主臂部的前端的臂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部由平板状的金属板形成,并且配置于包括所述主臂部的铅垂面内,所述副臂部的两端与所述主臂部的两端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部在所述搁脚台的前方姿态下,以前端部朝向下方的形状弯折或弯曲,所述副臂部向与所述主臂部的相反方向弯折或弯曲。5.一种轮椅,具备:一对两侧框架;搁脚臂,其与所述两侧框架的前方部的外侧连接成在包括前后方向的垂直面内能够倾动;以及搁脚板,其与所述搁脚臂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并在水平姿态下在其上表面载置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板的后端部在比脚尖侧和脚跟侧的中间靠脚跟侧的位置与所述搁脚臂连接。6.一种轮椅,具备:一对两侧框架;搁脚臂,其与所述两侧框架的前方部的外侧连接成在包括前后方向的垂直面内能够倾动;以及搁脚板,其与所述搁脚臂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并在水平姿态下在其上表面载置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板的后端部与所述搁脚臂连接,并且所述搁脚板的中间部以朝向脚尖侧和脚跟侧而比后端部变宽的方式形成。7.一种轮椅,具备:一对两侧框架;搁脚臂,其与所述两侧框架的前方部的外侧连接成在包括前后方向的垂直面内能够倾动;以及搁脚板,其与所述搁脚臂的前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并在水平姿态下在其上表面载置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板具有:第一防滑部,其设于所述搁脚板的中间部的表面并由多个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