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喷印系统,包括:机架,沿线缆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分别连接的墨盒和荧光剂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监测装置接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喷码装置和压痕装置控制压痕与喷码的时间;同时可以将墨盒和荧光剂盒混合,将带有夜光剂的墨水喷至线缆的表面上,便于在较暗处快速识别线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喷印装置的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喷印距离的精度,而且能快速识别线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计量准确的线缆喷印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使用,线缆在生产之后需要间隔一端固定的距离进行喷印,如间隔1米喷印,喷印代表了线缆的长度。另外长家也可以将商标喷印至线缆上,便于客户识别。现有的连续性线缆生产企业对长度计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机械印字机,线缆长度的计量是利用一个外圆长度为定值的轮子与线缆直接接触,做无滑动地滚动进行计量;二是由工业控制器控制的喷码机喷字,线缆长度的计量原理与前者相似。由于外圆周长为定值的轮子实际周长难以准确制造,造成系统误差。轮子由线缆带动作无滑动滚动,但是实际上由于存在摩擦力等各种实际因素,“无滑动”是无法确保的,也造成了较大的不可控制的偶然性误差。这两种长度计量与喷印字的设备共同的缺点是长度计量不准确,存在一定误差。使得喷印不准确。且现有的线缆在仓库或由于光线太暗的地方放置时,看不清喷印。无法快速辨识线缆的相关信息,影响使用跟操作,降低了施工的速度,浪费了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喷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印字的设备共同的缺点是长度计量不准确,存在一定误差。使得喷印不准确,且现有的线缆在仓库或由于光线太暗的地方放置时,看不清喷印,无法快速辨识线缆的相关信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缆喷印系统,所述线缆喷印系统包括:机架,沿线缆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分别连接的墨盒和荧光剂盒。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喷嘴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墨盒和所述荧光剂盒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现有的喷头在停止工作后,喷头内残留有大量的墨水,由于喷印墨水一般采用快干墨水,因此喷头容易出现堵塞。在下一次使用时,影响喷头喷出墨水,线缆持续移动,可能会出现漏喷或喷不上的情况。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喷嘴连接的储水盒,连接所述储水盒与所述喷嘴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为了防止漏喷还需要由人工在生产线查看喷头是否堵塞并关闭机器等一系列步骤。浪费大量的时间且使用不方便。为了节约时间和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装置为多个托轮,所述托轮沿线缆传输方向设置于机架上。为了便于放置线缆,进一步地,所述托轮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缆的凹槽。为了防止打滑,便于传输,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纹或防滑凸起。为了便于收集,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所述喷嘴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与废液盒连接。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之间的间隔均为1米。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系统中所述包层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分别连接的墨盒和荧光剂盒。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监测装置接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喷码装置和压痕装置控制压痕与喷码的时间;同时可以将墨盒和荧光剂盒混合,将带有夜光剂的墨水喷至线缆的表面上,便于在较暗处快速识别线缆。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喷印装置的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喷印距离的精度,而且能快速识别线缆。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缆喷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缆喷印系统中喷嘴和荧光剂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痕装置;2-控制器;3-监测装置;4-喷嘴;5-托轮;6-线缆;8-第一阀门;9-墨盒;10-储水盒;11-荧光剂盒。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缆喷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缆喷印系统中喷嘴和荧光剂盒11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包括:机架,沿线缆6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线缆6传输方向为从左至右;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6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1、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4和与喷嘴4分别连接的墨盒99和荧光剂盒1111。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中监测装置3接收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喷码装置和压痕装置1控制压痕与喷码的时间;同时可以将墨盒99和荧光剂盒1111混合,将带有夜光剂的墨水喷至线缆6的表面上,便于在较暗处快速识别线缆。本技术提供的线缆喷印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的喷印装置的误差,大大地提高了喷印距离的精度,而且能快速识别线缆。也可以在墨盒9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在检测到无墨液时可以发送信号至控制器2控制整个机器电源关闭,喷印装置停止。为了便于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喷嘴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墨盒9和所述荧光剂盒11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为了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第一阀门8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需要时控制器会控制第一阀门8开启或闭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3为用于监测线缆6印痕的红外传感器。为了便于不同直径的线缆6的喷印,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所述压痕装置1包括压痕块和套设于所述压痕块外的套筒,所述压痕块沿所述套筒的轴线移动。采用销轴或螺钉与通孔插接的结构或其他伸缩的结构。现有的喷头在停止工作后,喷头内残留有大量的墨水,由于喷印墨水一般采用快干墨水,因此喷头容易出现堵塞。在下一次使用时,影响喷头喷出墨水,线缆持续移动,可能会出现漏喷或喷不上的情况。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喷嘴连接的储水盒10,连接所述储水盒10与所述喷嘴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为了防止漏喷还需要由人工在生产线查看喷头是否堵塞并关闭机器等一系列步骤。浪费大量的时间且使用不方便。为了节约时间和使用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需要时控制器会控制第二阀门开启或闭合。为了便于压痕块沿所述套筒的轴线移动,即上下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压痕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结构一样采用销轴或螺钉与通孔插接的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可以对于长度的需要将压痕块的第二通孔与套筒的第一通孔对应,然后采用销钉进行插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传输装置为多个托轮5,多个所述托轮5沿线缆6传输方向设置于机架上。即左右方向均匀的设置于机架上。托轮5可以设置为上下两组,线缆6位于两组托轮5之间便于压痕与喷印。为了便于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喷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沿线缆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分别连接的墨盒和荧光剂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喷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沿线缆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线缆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压痕装置、监测装置及喷码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喷码装置包括喷嘴和与喷嘴分别连接的墨盒和荧光剂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喷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喷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墨盒和所述荧光剂盒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喷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平,刘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昌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