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72229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包括工作缸、送粉缸、铺粉装置、节粉缸以及安装固定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缸、工作缸和节粉缸水平横向布置,且节粉缸和送粉缸分别设置在工作缸的两侧,铺粉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节粉缸包括盛装粉末的缸体,所述缸体内下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台,所述铺粉装置的铺粉辊行程越过节粉缸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紧促,工作效率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作系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工作系统,属于下供粉式的快速成形设备的一种。
技术介绍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是目前已商品化的快速成形方法。其工作方法是:首先在工作台上均匀铺上一定厚度的粉末,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零件分层轮廓有选择性地进行烧结,从而使粉末固化成截面形状,一层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铺粉机构在已烧结的表面再铺上一层粉末进行下一层烧结。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制造出整个三维模型。SLS可以使用多种粉末材料,如石膏,淀粉,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它们的复合粉末等,其中粉末的铺覆是关键技术,它对SLS成形的速度,精度和可靠性以及设备的体积、价格等影响很大。目前SLS快速成形设备中普遍采用双工作缸式供粉装置结构,即平行布置工作缸和供粉缸。在工作过程中,当一层粉末成形完成后,工作缸中的工作平面下降一层,供粉缸的活塞上升一层,推出一定量的粉末,由辊子或刮板将粉末均匀地铺在工作平面上,再进行下一层的成形。这种供粉方式被称之为下供粉方式。下供粉方式需要与工作缸并列布置供粉缸,结构复杂,设备较大,实际工作区域小,打印速度慢。目前也有一些SLS快速成形设备中出现了上供粉方式,即在工作平面上方与工作缸平行布置两供粉缸进行定量供粉,也是存在机械结构复杂,设备体积较大,工作不可靠等不足。同时近期也出现了与工作缸平行布置单供粉缸SLS快速成形设备,其优点是设备体积减小,结构比较简单,其缺点是铺粉辊只能单程铺粉,回程是空程,效率较低。在上述各类供粉装置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耗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下供粉式于3D打印机工作系统,其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节省成本、效率较高。一种新型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包括工作缸、送粉缸、铺粉装置、节粉缸以及安装固定用的基座,所述送粉缸和节粉缸分别设置在工作缸的两侧,铺粉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节粉缸包括盛装粉末的缸体,所述缸体内下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台,所述铺粉装置的铺粉辊行程越过节粉缸外侧。按上述方案,所述节粉缸设置在铺粉装置的铺粉辊行程末侧。按上述方案,所述节粉缸的缸体有效容积为工作缸一次铺粉所需粉末量的体积。按上述方案,所述节粉缸的缸体下部还设置有电机,可升降调节台底部固定有丝杠,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与丝杠相对应的可转动丝杠螺母,丝杠穿过可转动丝杠螺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可转动丝杠螺母转动,可升降调节台底部两侧还固定纵向导向杆,缸体底部两侧还设置有位置与导向杆对应的直线轴承,导向杆穿过直线轴承。按上述方案,所述工作缸包括可升降工作台,工作缸的支座上还设置有电机,可升降工作台底部固定有丝杠,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丝杠相对应的可转动丝杠螺母,丝杠穿过可转动丝杠螺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可转动丝杠螺母转动,可升降工作台两侧还固定纵向导向杆,基座两侧还设置有位置与导向杆对应的直线轴承,导向杆穿过直线轴承。按上述方案,所述铺粉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上分别固定有两根平行的导轨,两根导轨上分别设置一滑块,两个滑块通过“]”型的连接板连接,“]”型的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铺粉辊,其中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铺粉辊转动,所述两固定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轮,两个固定座的一端还设置有传动轴,两固定座的一端的两个滚轮固定在传动轴上,同一固定座两端的滚轮上套有第二传动同步带,滑块与第二传动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其中一固定座的一端还设置有主动电机,主动电机通过第一传动同步带带动转轴转动。本技术的动作过程:开始工作后,送粉缸一次性送出两次铺粉所需的粉末量,铺粉辊开始移动,将部分粉末铺在工作缸的工作台上,铺粉辊继续移动,将多余的粉末推至节粉缸中,待工作缸上的粉末烧结完成后,工作缸下降一个层厚,节粉缸的电机转动,推动节粉缸的可升降调节台上升,将节粉缸中粉末推出,铺粉机构的铺粉辊回程运动,将节粉缸上的粉末铺在工作台上,从而实现铺粉辊的行程、回程均铺粉。铺粉辊行程时越过节粉缸后,节粉缸的可升降调节台上升,铺粉辊回程时越过节粉缸后,可升降调节台降至缸体底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横向依次顺序布置的送粉缸、工作缸和节粉缸实现铺粉辊行程、回程均铺粉,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保证了系统结构的紧促性;2、工作缸和节粉缸的升降台底部两边都设置了纵向导向杆,确保升降台的移动为纵向垂直移动,从而使升降台始终水平,不会晃动,提高了可靠性;3、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简单;4、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加工台面需要控制送粉量,每层多余的粉木由铺粉机构推入到节粉缸中,同时在回铺过程中,节粉缸又作为送粉缸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
环境污染和浪费,并能够节约粉末原料,使工作环境更清洁;5、目前商品化的SLS设备中,相对于本技术都有不足,单送粉式,铺粉辊回程时空程,降低了效率;同时有别于传统的双送粉式的供粉装置设计降低了设备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工作系统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节粉缸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节粉缸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铺粉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示至图5出了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结合视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下供粉式于3D打印机工作系统,包括工作缸3、送粉缸2、铺粉装置1、节粉缸4以及安装工作缸3、送粉缸2、铺粉装置1、节粉缸4的基座5,所述送粉缸2和节粉缸4分别设置在工作缸3的两侧,铺粉装置1设置在基座5的上方,所述节粉缸4包括盛装粉末的缸体4-1,所述缸体4-1内下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台4-2,所述铺粉装置1的铺粉辊1-13行程越过节粉缸4外侧。所述节粉缸4设置在铺粉装置1的铺粉辊1-13行程末侧。铺粉辊1-13行程时越过节粉缸4后,节粉缸4的可升降调节台4-2上升,铺粉辊1-13行程时越过节粉缸4后,可升降调节台4-2降至缸体底部。所述节粉缸4的缸体4-1下部还设置有第三电机4-11,可升降调节台4-2底部固定有丝杠4-6,所述缸体4-1底部设置有与丝杠4-6相对应的可转动丝杠螺母,丝杠4-6穿过可转动丝杠螺母,第三电机4-11和可转动丝杠螺母上分别设置有同步带轮4-12和同步带轮4-14,第三电机4-11通过同步带4-13带动可转动丝杠螺母转动,可升降调节台4-2底部两侧还固定纵向导向杆(4-15、4-10),缸体4-1底部两侧还设置有位置与导向杆(4-14、4-10)对应的直线轴承4-9,导向杆穿过直线轴承。所述工作缸包括可升降工作台,工作缸的支座上还设置有电机,可升降工作台底部固定有丝杠,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丝杠相对应的可转动丝杠螺母,丝杠穿过可转动丝杠螺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可转动丝杠螺母转动,可升降工作台两侧还固定纵向导向杆,基座两侧还设置有位置与导向杆对应的直线轴承,导向杆穿过直线轴承。所述铺粉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1-17、1-23),两个固定座上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包括工作缸、送粉缸、铺粉装置、节粉缸以及安装固定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缸、工作缸和节粉缸水平横向布置,且节粉缸和送粉缸分别设置在工作缸的两侧,铺粉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节粉缸包括盛装粉末的缸体,所述缸体内下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台,所述铺粉装置的铺粉辊行程越过节粉缸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包括工作缸、送粉缸、铺粉装置、节粉缸以及安装固定用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缸、工作缸和节粉缸水平横向布置,且节粉缸和送粉缸分别设置在工作缸的两侧,铺粉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上方,所述节粉缸包括盛装粉末的缸体,所述缸体内下部设置有可升降调节台,所述铺粉装置的铺粉辊行程越过节粉缸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粉缸设置在铺粉装置的铺粉辊行程末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粉缸的缸体下部还设置有电机,可升降调节台底部固定有丝杠,所述缸体底部设置有与丝杠相对应的可转动丝杠螺母,丝杠穿过可转动丝杠螺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可转动丝杠螺母转动,可升降调节台底部两侧还固定纵向导向杆,缸体底部两侧还设置有位置与导向杆对应的直线轴承,导向杆穿过直线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供粉式3D打印机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道生陈功举黄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易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