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下壳体、具有其的电池包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8206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具有其的电池包以及车辆,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和加强筋,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外周板设置在底板的外边缘,下壳体本体为复合层结构且包括内基体层和外基体层,内基体层构成下壳体本体的内表面,外基体层构成下壳体本体的外表面,内基体层和外基体层中的每一个包括碳纤维层和/或玻璃纤维层,加强筋为碳纤维加强筋,碳纤维加强筋设置在底板上,加强筋为网格状加强筋。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能在保证电池包下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下减轻电池包下壳体的重量,从而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具有该电池包下壳体的电池包以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车辆的动力性以及减少燃料消耗,需要在保证车辆整体强度的情况下,减低整车重量。相关技术中,车辆中的电池包通过电池包下壳体安装在车身上,电池包下壳体为实心金属板制成,由于电池包下壳体需要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电池包下壳体的设计厚度较厚,从而增加了电池包下壳体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了整车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在保证整体具有较强结构强度的情况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整体重量的电池包下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下壳体的电池包。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和加强筋,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下壳体本体为复合层结构且包括内基体层和外基体层,所述内基体层构成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内表面,所述外基体层构成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内基体层和所述外基体层中的每一个包括碳纤维层和/或玻璃纤维层,所述加强筋为碳纤维加强筋,所述碳纤维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加强筋为网格状加强筋。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能在保证电池包下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下减轻电池包下壳体的重量,从而减轻了电池包的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电池包下壳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内基体层和所述外基体层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层。优选地,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所述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并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加强筋包括第一纵向加强筋、第二纵向加强筋和第三纵向加强筋,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面。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从前向后间隔布置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第二横向加强筋、第三横向加强筋、第四横向加强筋和第五横向加强筋。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的前端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的后端与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后面,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固定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的中间位置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n1,其中n1满足关系式250mm≤n1≤350mm。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距离均为m1,其中m1满足关系式300mm≤m1≤400mm。更进一步地,其中m1和n1满足关系式1≤m1/n1≤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端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三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分别相等且均为m2,其中m2满足关系式300mm≤m2≤400mm。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分别相等且均为n2,其中n2满足关系式150mm≤n2≤250mm。更进一步地,m2和n2满足关系式1.5≤m2/n2≤2.0。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包括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从所述顶壁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壁翻边和第二侧壁翻边,所述第一侧壁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翻边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顶壁之间限定出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填充有热固性树脂。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关于所述顶壁对称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α满足关系式90°≤α≤15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2,其中L1和L2满足关系式1≤L2/L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翻边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一侧壁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翻边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均为L3,其中L1和L3满足关系式0<L3/L1≤0.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H,其中H和L2满足关系式1≤H/L2≤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设有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能在满足电池包在车辆运行时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减轻电池包整体重量,进而减轻了整车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包,减轻了整车重量,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动力性,减少了车辆的燃料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的立体图。附图标记:电池包下壳体100,下壳体本体1,电磁屏蔽层101,内基体层102,外基体层103,底板104,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第二侧板1054,第一端板翻边1055,第一端板翻边凹槽10551,第二端板翻边1056,第一侧板翻边1057,第二侧板翻边1058,豁口1059,加强筋2,顶壁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第一侧壁翻边204,第二侧壁翻边205,热固性树脂206,第一纵向加强筋211,第二纵向加强筋212,第三纵向加强筋213,第一横向加强筋221,第二横向加强筋222,第三横向加强筋223,第四横向加强筋224,第五横向加强筋225,电气连接部3,电机接口301,车身吊挂部4,避让切除部401,车身固定部5,定位销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11070442.html" title="电池包下壳体、具有其的电池包以及车辆原文来自X技术">电池包下壳体、具有其的电池包以及车辆</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下壳体本体为复合层结构且包括内基体层和外基体层,所述内基体层和所述外基体层中的每一个包括:碳纤维层和/或玻璃纤维层,所述内基体层构成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内表面,所述外基体层构成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外表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碳纤维加强筋,所述碳纤维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加强筋为网格状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下壳体本体为复合层结构且包括内基体层和外基体层,所述内基体层和所述外基体层中的每一个包括:碳纤维层和/或玻璃纤维层,所述内基体层构成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内表面,所述外基体层构成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外表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碳纤维加强筋,所述碳纤维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加强筋为网格状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体层和所述外基体层之间还设置有电磁屏蔽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纵向加强筋和多条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所述下壳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垂直相交布置以使得所述多条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构成网格状加强筋,并且每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筋包括:第一纵向加强筋、第二纵向加强筋和第三纵向加强筋,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之间,并且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包括:从前向后间隔布置且彼此平行的第一横向加强筋、第二横向加强筋、第三横向加强筋、第四横向加强筋和第五横向加强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后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二纵向加强筋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板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的前端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的后端与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后面,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固定在所述第二端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向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的中间位置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横向加强筋和所述第五横向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n1,其中n1满足关系式:250mm≤n1≤350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威武胜军李晓刚吴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