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02989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5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首先在确定的基坑周围施工钻孔灌注桩排,在相邻两钻孔灌注桩的缝隙处施工高压旋喷桩排,从地面开挖边坡,并在钻孔灌注桩排顶部浇筑环形冠梁,冠梁和桩体间铺油毛毡,然后在冠梁顶部砌筑砖墙;冠梁达到强度后开挖基坑,建基面达到施工要求后,用钢筋砼浇注基坑侧壁和底板内衬(预留顶管穿设位置),最后进行顶管处断桩开门处理,并在拆除面砌筑二期钢筋混凝土层,满足后期顶管施工的要求,整体支护结构施工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常规悬臂桩的支护方法,在有限空间的基坑内设置的支护机构满足了周围复杂环境的支护,同时结合了顶管工程的施工特点,为顶管工程正常安全施工提供了基础保证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埋设施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或少开挖)管道(包括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热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管道等)埋设施工技术。该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过程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等难题,对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正常情况下,对于管径为1m~3m的各种管道穿越工程,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以及为了保护地表重要的生态、绿地以及河道、建筑物等设施免遭破坏,通常会选择非开挖式的顶管施工。为满足长距离顶管工程要求,在工程两端及沿程需要设置各种工作坑或接收井基坑,对于深度小于8m的基坑,一般采用常规的单悬臂桩进行支护。但一些顶管基坑为了经济,节约投资,内直径通常较小(仅能满足顶管施工要求),因此常规的悬臂排桩支护方案受到限制,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位于城市环境中的基坑,若周边设施(各种管线、光缆和建筑物)众多,也不适合采用常规的锚索和内撑相结合的支护方案进行施工,因此,对于这种小直径(3~8米)且深度大于8m(8~13米)的深基坑就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支护方案,以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2/201611004018.html" title="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施工步骤:第一步,在地面确定的基坑位置周围环绕基坑间隔施工多个钻孔灌注桩,形成环形的钻孔灌注桩排;第二步,根据实际测出的地下水高程,在相邻两钻孔灌注桩的缝隙处施工高压旋喷桩,使高压旋喷桩2和钻孔灌注桩1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其中高压旋喷桩的桩体直径小于钻孔灌注桩的桩体直径;第三步,从地面按照不陡于1:1边坡进行开挖,开挖深度不大于三米,然后在钻孔灌注桩排顶部浇筑环形冠梁,环形冠梁和钻孔灌注桩的结合面上铺设油毛毡,保证桩顶形成简支受力结构;然后在环形冠梁顶部砌筑高度低于两米的砖墙;第四步,当环形冠梁达到强度要求后,按设计深度开挖基坑;第五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施工用小尺寸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施工步骤:第一步,在地面确定的基坑位置周围环绕基坑间隔施工多个钻孔灌注桩,形成环形的钻孔灌注桩排;第二步,根据实际测出的地下水高程,在相邻两钻孔灌注桩的缝隙处施工高压旋喷桩,使高压旋喷桩2和钻孔灌注桩1形成封闭的止水帷幕,其中高压旋喷桩的桩体直径小于钻孔灌注桩的桩体直径;第三步,从地面按照不陡于1:1边坡进行开挖,开挖深度不大于三米,然后在钻孔灌注桩排顶部浇筑环形冠梁,环形冠梁和钻孔灌注桩的结合面上铺设油毛毡,保证桩顶形成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太山贾少燕姚高岭李玉娥杨华军王志军陈满圈李红涛姜辉曹捷魏珂黄杏成王春磊杨保军翁宛李洋范梦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