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湿地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河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主要有地面化肥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秸秆农膜等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水产养殖饵料药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这些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形式进入水体环境,当其进入河水后极其导致水体氮磷超标而呈现富营养化,增加水华爆发风险,并诱导产生一系列的负面生态效应。
2、然而,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潜伏性、累积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难度和防控难度,且难以量化。因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仍然是近年来河湖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3、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大多集中在对河湖滩地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乔、灌、草、湿植被带,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3802511a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缓冲带,通过沿河岸带设置地表径流拦截沟和消能植草沟、种植乔灌木和湿地植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岸坡外侧的一级净化结构、设置在河道岸坡坡面上的二级净化结构和设置在河道的滨水区的三级净化结构,所述三级净化结构为滨水植被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沟渠自下而上依次是素土夯实层、砾石层、沟渠种植土层和卵石层,且所述沟渠种植土层两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并覆盖在所述砾石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的下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素土夯实层内;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岸坡外侧的一级净化结构、设置在河道岸坡坡面上的二级净化结构和设置在河道的滨水区的三级净化结构,所述三级净化结构为滨水植被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沟渠自下而上依次是素土夯实层、砾石层、沟渠种植土层和卵石层,且所述沟渠种植土层两端部水平向外延伸并覆盖在所述砾石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的下部向下延伸至所述素土夯实层内;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部延伸至所述集水井内,位于集水井内的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集水井的上部盖设有透水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为透水格栅或透水篦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沟渠和边坡湿地净化结构之间通过素土层连接,所述素土层上种植有乔木带和/或灌木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平原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湿地净化结构包括多列沿河流方向依次铺设的湿地净化单元、铺设在湿地净化单元上的边坡防渗层、铺设在所述边坡防渗层上的边坡种植土层和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萍,付海水,曾伟,崔康成,侯晓辉,杨敏敏,徐吉平,李志豪,吕广阔,陈笑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