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6650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及汽车,该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气缸的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气缸的第三排气歧管、第四气缸的第四排气歧管,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到第四气缸的点火顺序依次为第一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排气歧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排气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气歧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一催化器、第二催化器,所述第一催化器通过第一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催化器通过第二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排气干涉,进而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提高发动机动力性,降低发动机油耗是发动机开发中永远追逐的目标。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排气系统,以发火顺序1-3-4-2为例,一缸进气冲程时三缸是排气冲程,一缸进气门刚刚打开且存在气门叠开角时,三缸排气门打开,排气的压力将经过三缸的排气歧管和一缸的排气歧管进入一缸,从而影响一缸的充气效率和排气再循环(EGR),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及汽车,用以实现降低排气干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气缸的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气缸的第三排气歧管、第四气缸的第四排气歧管,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到第四气缸的点火顺序依次为第一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排气歧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排气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气歧管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一催化器、第二催化器,所述第一催化器通过第一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歧管(1)、第二气缸的第二排气歧管(2)、第三气缸的第三排气歧管(3)、第四气缸的第四排气歧管(4),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到第四气缸的点火顺序依次为第一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排气歧管(4)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二排气歧管(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气歧管(3)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管(6);以及,第一催化器(7)、第二催化器(8),所述第一催化器(7)通过第一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连接,所述第二催化器(8)通过第二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歧管(1)、第二气缸的第二排气歧管(2)、第三气缸的第三排气歧管(3)、第四气缸的第四排气歧管(4),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到第四气缸的点火顺序依次为第一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排气歧管(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排气歧管(4)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二排气歧管(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排气歧管(3)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连接管(6);以及,第一催化器(7)、第二催化器(8),所述第一催化器(7)通过第一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5)连接,所述第二催化器(8)通过第二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独立催化器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催化器(9),所述第一催化器(7)通过第三排气管路与所述后催化器(9)连接,所述第二催化器(8)通过第四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方旭孙雪迎李圆张艳青贺燕铭田安民李继凯李海波孙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