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水曲轴后油封、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防水曲轴后油封、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43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曲轴后油封、发动机和车辆,防水曲轴后油封用于安装在油封座上并与曲轴配合以密封曲轴箱,所述防水曲轴后油封包括:油封本体,所述油封本体形成为环形,所述油封本体的外壁面形成为油封外圈以用于与所述油封座相连,内壁面形成为防尘唇以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油封主唇,所述油封主唇与所述油封本体临近所述曲轴箱的一侧相连,所述油封主唇设有与所述曲轴相配合的螺旋状回油线;防水唇,所述防水唇与所述油封本体临近空气的一侧相连,所述防水唇设有与所述曲轴相配合的螺旋状回水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水曲轴后油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有效避免了在涉水工况下,外界水在油封泵汲作用下被吸入曲轴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曲轴后油封、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曲轴后油封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起到密封曲轴箱作用。传统油封为橡胶骨架油封,唇口材料为丁腈橡胶和氟橡胶,丁腈橡胶成本低廉,但耐高温性能及耐高速性能较差,油封唇口易老化而变硬、变脆,泄漏情况比较严重;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密封性能,但价格昂贵。

2、此外,橡胶材料油封还有其它的缺陷,如对轴的偏心反应敏感,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唇口易受损,导致泄漏现象较为普遍。具体地,橡胶骨架油封对轴表面的接触压力为非对称分布,当轴旋转时,油封油侧和空气侧的机油都被吸入油封最大接触压力处,而空气侧的泵吸能力更强,因此,泄漏到空气侧的润滑油又被泵回油侧。

3、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工况条件也更加苛刻,对密封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密封唇不仅耐介质性能及耐高低温性能优越,而且在高温、高线速度条件下摩擦阻力小,密封可靠。由此,人们开始使用无弹簧结构的ptfe(聚四氟乙烯)油封,ptfe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几乎所有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盐类对ptfe皆无影响,且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摩擦系数低,装配好的ptfe油封可借助自身弹性变形,使唇口部分贴合在轴颈上,即具有记忆功能:在工作中产生的摩擦热使唇口不断收缩,所以不需要弹簧就会抱紧在轴上,不让它与轴表面存在间隙,又能补偿磨损,可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ptfe油封通过油封唇口回油线实现了运转过程中的机油从空气侧向油侧回油。

4、传统橡胶骨架油封及ptfe油封从密封原理上都是从空气侧向油侧抽油实现相对密封,涉水时外界水会在油封泵汲作用下被吸入曲轴箱,并与机油混合,这就造成了机油性能衰减,用油部件受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部分乘用车及商用车在极端涉水工况下的运行过程中,当外界水没过曲轴位置时,水会在油封泵汲作用下被吸入曲轴箱,并与机油混合,导致机油性能衰减,用油部件受损。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曲轴后油封。

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水曲轴后油封的发动机。

4、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的车辆。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水曲轴后油封用于安装在油封座上并与曲轴配合以密封曲轴箱,所述防水曲轴后油封包括:

7、油封本体,所述油封本体形成为环形,所述油封本体的外壁面形成为油封外圈以用于与所述油封座相连,内壁面形成为防尘唇以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

8、油封主唇,所述油封主唇与所述油封本体临近所述曲轴箱的一侧相连,所述油封主唇设有与曲轴相配合的螺旋状回油线;

9、防水唇,所述防水唇与所述油封本体临近空气的一侧相连,所述防水唇设有与曲轴相配合的螺旋状回水线。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水曲轴后油封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11、进一步地,所述油封本体的外壁面与所述油封座过盈配合。

12、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唇与所述曲轴小间隙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油封本体包括:

14、骨架,所述骨架形成为一端向所述曲轴所在一侧弯折的环形件;

15、橡胶件,所述橡胶件包裹在所述骨架的上以被所述骨架支撑。

1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状回油线为左旋回油线。

17、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状回水线为右旋回水线。

18、进一步地,所述油封主唇为ptfe材料件。

19、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唇为无纺布材料件,且表面涂设有ptfe涂层。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防水曲轴后油封,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有效避免了在涉水工况下,外界水在油封泵汲作用下被吸入曲轴箱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曲轴后油封,用于安装在油封座上并与曲轴配合以密封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曲轴后油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本体的外壁面与所述油封座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唇与所述曲轴小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本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回油线为左旋回油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回水线为右旋回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主唇为PTFE材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唇为无纺布材料件,且表面涂设有PTFE涂层。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发动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曲轴后油封,用于安装在油封座上并与曲轴配合以密封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曲轴后油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本体的外壁面与所述油封座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唇与所述曲轴小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本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曲轴后油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回油线为左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叶伟刘强薛峰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