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3958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由左支承板、左连接板、支承横梁、右连接板、右支承板组焊而成。将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用螺栓及自锁螺母与车架左纵梁及车架右纵梁牢固连接。发动机用缓冲胶垫、碗形垫、连接螺栓及螺母等安装在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支承横梁上。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彻底改变了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结构型式,使原来的两悬臂梁支承结构,变为简支梁支承结构。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强度和刚度,发动机后支承支架内侧位置下坠及断裂的现象不再发生,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及发动机支承装置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货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支承装置,不但要承受发动机的重量,而且还要承受发动机输出给汽车传动系统扭矩的反力矩,汽车发动机后支承承受了发动机的部分重量及大部分反力矩。目前载货汽车通常所采用的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左、右两发动机后支承支架分别连接在车架左、右纵梁内侧,左、右两发动机后支承支架为悬臂梁结构。随着载货汽车发动机的柴油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废气涡轮增压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发动机的重量及扭矩越来越大。导致目前所用的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安装位置的车架纵梁变形,发动机后支承支架发生内侧位置下坠,汽车传动系统相关参数发生改变,致使传动系统相关部件噪声及磨损加大,有时甚至出现发动机后支承支架发生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由左支承板、左连接板、支承横梁、右连接板、右支承板组焊而成。左支承板用钢板下料后折弯成形,在其上、下水平面上分别加工三个螺栓孔,右支承板与左支承板对称;左连接板用钢板下料后折弯成槽形,右连接板与左连接板对称;支承横梁用钢板下料后冲压成中间截面小,两端截面大的不等截面槽形,在其上平面两端分别加工一个发动机连接螺栓孔。将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两端的左支承板及右支承板分别置于车架左纵梁及车架右纵梁内侧,并分别用六件螺栓及自锁螺母与车架左纵梁及车架右纵梁牢固连接。在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支承横梁上部两端分别放置一件上缓冲胶垫及碗形垫,吊装发动机,将发动机飞轮壳后部置于两碗形垫上,分别用一件发动机连接螺栓装上平垫圈后穿过发动机飞轮壳两端的连接螺栓孔、碗形垫及上缓冲胶垫、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支承横梁两端的螺栓孔;分别在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支承横梁下面的两发动机连接螺栓的螺杆上安装下缓冲胶垫、大垫圈及发动机连接螺母,拧紧发动机连接螺母后,再装上一个同样的发动机连接螺母,以防止发动机连接螺母松动。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彻底改变了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结构型式,使原来的两悬臂梁支承结构,变为简支梁支承结构。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强度和刚度,发动机后支承支架内侧位置下坠及断裂的现象不再发生,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及发动机支承装置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即按汽车前进方向,从左往右投影而得的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的左视图。图1~6中各标号为:1-车架左纵梁,2-发动机,3-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4-螺栓,5-自锁螺母,6-发动机连接螺栓,7-平垫圈,8-大垫圈,9-发动机连接螺母,10-下缓冲胶垫,11-上缓冲胶垫,12-碗形垫,13-车架右纵梁,31-左支承板,32-左连接板,33-支承横梁,34-右连接板,35-右支承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安装基体——车架左纵梁1、车架右纵梁13及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安装对象——发动机2用双点划线表示,做透明状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将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3两端的左支承板及右支承板分别置于车架左纵梁1及车架右纵梁13内侧,并分别用六件螺栓4及自锁螺母5与车架左纵梁1及车架右纵梁13牢固连接。在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3的支承横梁上部两端分别放置一件上缓冲胶垫11及碗形垫12,吊装发动机2,将发动机2飞轮壳后部置于两碗形垫12上,分别用一件发动机连接螺栓6装上平垫圈7后穿过发动机2飞轮壳两端的连接螺栓孔、碗形垫12及上缓冲胶垫11、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3的支承横梁两端的螺栓孔;分别在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3的支承横梁下面的两发动机连接螺栓6的螺杆上安装下缓冲胶垫10、大垫圈8及发动机连接螺母9,拧紧发动机连接螺母9后,再装上一个同样的发动机连接螺母9,以防止发动机连接螺母9松动。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彻底改变了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结构型式,使原来的两悬臂梁支承结构,变为简支梁支承结构。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后支承装置的强度和刚度,发动机后支承支架内侧位置下坠及断裂的现象不再发生,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及发动机支承装置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提升。如图4~6所示,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由左支承板31、左连接板32、支承横梁33、右连接板34、右支承板35组焊而成。左支承板31用钢板下料后折弯成形,在其上、下水平面上分别加工三个螺栓孔,右支承板35与左支承板31对称;左连接板32用钢板下料后折弯成槽形,右连接板34与左连接板32对称;支承横梁33用钢板下料后冲压成中间截面小,两端截面大的不等截面槽形,在其上平面两端分别加工一个发动机连接螺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由左支承板、左连接板、支承横梁、右连接板、右支承板组焊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发动机后支承支架总成由左支承板、左连接板、支承横梁、右连接板、右支承板组焊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其特征是,左支承板用钢板下料后折弯成形,在其上、下水平面上分别加工三个螺栓孔,右支承板与左支承板对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其特征是,左连接板用钢板下料后折弯成槽形,右连接板与左连接板对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其特征是,支承横梁用钢板下料后冲压成中间截面小,两端截面大的不等截面槽形,在其上平面两端分别加工一个发动机连接螺栓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马李斌杨清华顾小伟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