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流内循环气垫式玻璃弯钢化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100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气流内循环气垫式玻璃弯钢化成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热后的玻璃送入成型室内的热气流上方,在此悬浮。(2)利用从下至上的内循环热气流将玻璃平稳托起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3)将成型模具移至玻璃的下方,并将玻璃释放在该成型模具上成型。(4)将玻璃和成型模具移出成型室进行钢化冷却。由于该方法运用了热气流内循环原理,使其结构更为简单合理,玻璃的成型更加精确,单位产品的能耗也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Hot air flow inner circulation air cushion type glass bending and toughening form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t air flow inner circulation air cushion type glass bending and toughening forming method, mainly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heated glass is sent to the hot air flow in the molding room; the suspension is suspended in the air. (2) the glass is stably lifted and absorb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die by utilizing the inner circulation hot gas flowing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3) move the mol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glass and release the glass on the molding die. (4) remove the glass and mold from the molding room for tempering and cooling. As the method uses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principle of hot gas flow, the structure is more simple and reasonable, the glass forming is more accurat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弯钢化玻璃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美国glasstech公司此种技术的方法是在成型室内和加热炉同水平位置有陶瓷辊道,用来输送和承托加热后的玻璃,在陶瓷辊间隙的下方,装有许多喷气咀,玻璃进入成型室后,喷咀喷射气流,它与玻璃之间形成气垫,将玻璃从辊道上托起,此时上模下降,使其形成气垫,将玻璃从辊道上托起,此时上模下降,使其下表面和玻璃贴合,由于顶部风机从排气孔侧向吹风,使上模内产生负压,玻璃被上模吸合并一起提升,在载有弯模的模具小车到达玻璃下方时,上下气流切断,玻璃靠自重落到弯模上成型,再送入风栅钢化冷却。为了使成型室内的玻璃在弯曲时能保持适当的温度,它在成型室下部装有加热元件,在这种气热法玻璃被提升和成型过程中,不仅成型室内大量的热气流被排出室外,同时它要保持上模内有较大的足以吸附住玻璃的负压,就必须在气口一侧配置功率相当大的风机,其结果就是高能耗,使用该方法加工弯钢化玻璃,平均单位产量的能耗高达每平方米30多千瓦小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的显著特征一是热气流在高温轴流风机的作用下,仅在成型室内循环,而不向室外排放;二是成型室内不再安装昂贵的陶瓷辊道,玻璃进入成型室后,直接被气垫箱吹出的热气流所承托,所以使用该方法加工的弯钢化玻璃具有表面光学性能好,弯曲成型转度高,能耗小的特点。该方法还简化了设备,降低了造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还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热后的玻璃送入成型室内的热气流上方,在此悬浮。(2)、利用从下至上的内循环热气流将玻璃平稳托起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3)、将成型模具移至玻璃的下方,并将玻璃释放在该成型模具上成型。(4)、将玻璃和成型模具移出成型室进行钢化冷却。在所述的步骤(1)和(2)中的内循环气流的风压为4000-7000Pa。在所述的成型室内的温度控制在500-750℃。在所述步骤(1)和(2)中用来产生内循环热气流的装置包括气垫箱、风机、循环管,气垫箱的上面布满出气孔,在其下面连接风机的出口,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的出气口和风机的进气口连接,在上模的下面布满进气孔。该方法所用到的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气垫箱下面的加热箱,在其内有加热元件,该加热箱串联于所述的循环管与风机的进气口之间。在所述的步骤(3)中用来运载成型模具的是专用模具小车及与其配套的轨道,该轨道水平贯穿于成型室及与其相邻的冷却风栅,模具小车可在该轨道上往复运行。还包括介于所述步骤(3)与(4)之间的加热步骤,温度为600-650℃,时间为5-120秒钟。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一是成型室内不使用陶瓷辊道,这不仅使设备造价大为降低,同时减少了玻璃表面与固体物质的摩擦,提高了钢化玻璃的表面光学质量;二是热气流仅在成型室内循环,而不主动向室外排放,它仅使用了一台功率不大的高温轴流风机,便同时可以使下部气垫箱形成承托玻璃的气垫,上模内则形成可吸附玻璃的负压,而且只要不超过允许值,无论玻璃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如何变化都不会对上模吸附与提升玻璃产生影响。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上模7的下表面布满吸气孔71,在其上面有排气孔72。在气垫箱5的上表面布满喷气孔51,在其下面有进气孔与轴流风机8的出气口连接。为了使成型室4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在气垫箱5的下面设置一个加热箱10,其出口与轴流风机8的进气口连接,在其内有加热装置11。在加热箱10的进气口12与上模7的排气口72之间连接循环管13,以使成型室4内的高温气流在内部循环,大大降低了能耗。在气垫箱5表面产生的气流的流量为10000-20000m3/h,风压为4000-7000Pa。权利要求1.一种,首先将平板玻璃加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热后的玻璃送入成型室内的热气流上方,在此悬浮。(2)、利用从下至上的内循环热气流将玻璃平稳托起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3)、将成型模具移至玻璃的下方,并将玻璃释放在该成型模具上成型。(4)、将玻璃和成型模具移出成型室进行钢化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和(2)中的内循环气流的风压为4000-7000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成型室内的温度控制在500-7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和(2)中用来产生内循环热气流的装置包括气垫箱、风机、循环管,气垫箱的上面布满出气孔,在其下面连接风机的出口,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模的出气口和风机的进气口连接,在上模的下面布满进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到的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气垫箱下面的加热箱,在其内有加热元件,该加热箱串联于所述的循环管与风机的进气口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中用来运载成型模具的是专用模具小车及与其配套的轨道,该轨道水平贯穿于成型室及与其相邻的冷却风栅,模具小车可在该轨道上往复运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于所述步骤(3)与(4)之间的加热步骤,温度为600-650℃,时间为5-120秒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加热后的玻璃送入成型室内的热气流上方,在此悬浮。(2)利用从下至上的内循环热气流将玻璃平稳托起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3)将成型模具移至玻璃的下方,并将玻璃释放在该成型模具上成型。(4)将玻璃和成型模具移出成型室进行钢化冷却。由于该方法运用了热气流内循环原理,使其结构更为简单合理,玻璃的成型更加精确,单位产品的能耗也大大降低。文档编号C03B23/035GK1376644SQ0211714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高学明 申请人: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气流内循环气垫式玻璃弯钢化成型方法,首先将平板玻璃加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将加热后的玻璃送入成型室内的热气流上方,在此悬浮。 (2)、利用从下至上的内循环热气流将玻璃平稳托起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 (3)、将成型模具移至玻璃的下方,并将玻璃释放在该成型模具上成型。 (4)、将玻璃和成型模具移出成型室进行钢化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