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480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水槽、制冷主机、高温板换组件、低温板换组件、上布水组件、下布水组件、移动布水组件、滑动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水蓄冷系统的技术缺陷,使得高温板换组件和低温板换组件无论是同时运行,还是单独运行,均不会令中温水层与高温水层之间发生紊乱或串流,以避免冷量的品位降低和浪费,提高了冷量的利用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水蓄冷系统的综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冷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电网的负荷在昼夜之间存在明显的“峰、谷矛盾”,即白天用电负荷高,夜晚用电负荷低。为鼓励夜间用电,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的峰谷电价政策。对于各类制冷低温系统,如中央空调和工业冷却等系统,在原系统基础上增加建设蓄冷装置,然后利用夜间低价电蓄冷,白天高价电时段则释放储存的冷量,这种利用蓄冷系统实现以低价电部分或全部代替高价电的制冷运行手段可以为用户带来明显的电费节省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蓄冷系统的普遍应用又能对解决电网负荷的峰谷矛盾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水蓄冷是应用极为广泛的蓄冷技术之一,其中自然分层式水蓄冷系统以其优异的效率在水蓄冷技术中占据主流地位。常规的自然分层式水蓄冷采用在蓄冷水槽内布置上布水组件、下布水组件的方式实现不同密度的高、低温水层在槽内稳定分层储存。在蓄、放冷过程中,高、低温水层之间的温度过渡层——斜温层——应保持尽可能的薄,因为斜温层内的水所储存的冷量因<br>温度较高而品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水槽、制冷主机、高温板换组件、低温板换组件、上布水组件和下布水组件,所述上布水组件和下布水组件分别固定于蓄冷水槽内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布水组件通过第一管道与低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上布水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高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出口连接,所述低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高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入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布水组件、滑动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移动布水组件通过滑动装置安装于蓄冷水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安装于蓄冷水槽内,所述移动布水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水槽、制冷主机、
高温板换组件、低温板换组件、上布水组件和下布水组件,所述上布水组件
和下布水组件分别固定于蓄冷水槽内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布水组件通过第
一管道与低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上布水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高
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出口连接,所述低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
高温板换组件的冷侧入口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入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管
道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移动布水组件、滑动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移动布水组件通过
滑动装置安装于蓄冷水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安装于蓄冷水槽内,所述
移动布水组件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与滑动装
置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移动布水组件包括伸缩管、第一连接管、至少一个第一布水器,所
述第一连接管通过伸缩管与第六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滑动
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布水器安装于第一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温段放冷功能的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丝杆、套筒和电机,所述丝杆安装于蓄冷水槽,所述
第一连接管的一端通过套筒与丝杆连接,所述电机与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
电机与温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睿漆科亮魏世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菱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