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包括动态冰浆机和制冷主机,制冷主机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管道与动态冰浆机的入口连接,动态冰浆机的出口与蒸发器载冷剂入口管道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制冷主机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间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设置一个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该装置可在制冷主机蒸发器额定的小载冷剂循环流量和大温差条件下,同时实现动态冰浆机用冷侧对大载冷剂循环流量和小温差的技术需求,且大幅降低驱动载冷循环的水泵的扬程和功率,解决了现有动态冰浆制冷系统主机冷源侧和用冷侧载冷剂的流量和温差要求各不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空调领域,特别是可以调节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冰蓄冷是利用夜间电网的富余低谷电力开启制冷主机,以制冰的方式蓄存冷量,在白天电网负荷高峰时段则释放冷量,避免或减少开启制冷主机的一种中央空调应用技术。冰蓄冷的广泛应用对于缓解电力负荷峰谷矛盾,提高发电侧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其应用日益广泛。过冷水式动态冰浆蓄冷技术是众多冰蓄冷技术里最新发展起来的先进蓄冰技术。过冷水式动态冰浆制取技术具有能效高、速度快、设备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因此其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机通过乙二醇溶液等载冷剂循环与常规的制冷主机相连即可进行冰浆制取的运行。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技术的工艺特点决定了其对来自制冷主机的载冷剂循环的进、出口温差必须在2℃左右,而制冷主机的标准设计载冷剂循环进出口温差为5℃,二者相差2.5倍。由于冰浆机和制冷主机蒸发器内的载冷剂循环流量是相同的,而系统要保持稳定运行,制冷主机的制冷量(即蒸发器内载冷剂的换热量)与冰浆机消耗的冷量(即冰浆机内载冷剂的换热量)必须相等,又因为载冷剂的换热量等于循环流量、进出口温差和载冷剂比热(常量)三者之积,由此可知上述条件不可能同时满足。制冷主机和冰浆机如上所述互不兼容的技术现状导致目前的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机的实际运行条件均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高效节能的技术优点。目前的实际解决方案是把载冷循环流量大幅度加大,以使其尽量接近冰浆机的大流量、小温差技术要求(否则冰浆机会进入较为严重的不稳定工况),而制冷主机蒸发器内的载冷剂循环则严重偏离其标准的小流量、大温差技术条件,这样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蒸发器内载冷剂流动阻力大幅增加(以流量增大一倍计算,阻力约增大3倍),致使驱动载冷剂循环的水泵的扬程和功率都非常高,能耗浪费十分严重。对于上述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对现有制冷主机的蒸发器换热系统设计修改标准,采用满足过冷水式动态冰浆制取技术所要求的的大流量、小温差换热技术要求进行全新设计。但是,以目前过冷水式动态冰浆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市场占有率来看,尚不具备促使制冷主机行业进行上述针对性新技术开发的驱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该装置无需对现有制冷主机蒸发器进行换热设计改动,只需在制冷主机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和出口管道上引出一条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设置一个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包括动态冰浆机和制冷主机,制冷主机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管道与动态冰浆机的入口连接,动态冰浆机的出口与蒸发器载冷剂入口管道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制冷主机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间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设置一个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所述动态冰浆机入口前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调节阀门的开度根据温度传感器感测的动态冰浆机入口载冷剂温度进行调节。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无须再采用加大载冷循环水泵扬程和功率的方式解决动态冰浆机对载冷剂流量和温差的特殊要求,而是在制冷主机的载冷循环管道的主机入口至出口处连接一条旁通管道,旁通管道中设置一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采用本技术后,可在制冷主机蒸发器额定的小载冷剂循环流量和大温差条件下,同时实现动态冰浆机用冷侧对大载冷剂循环流量和小温差的技术需求,且大幅降低驱动载冷循环的水泵的扬程和功率,解决了现有动态冰浆制冷系统主机冷源侧和用冷侧载冷剂的流量和温差要求各不相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态冰浆机;2、温度传感器;3、旁通管道;4、调节阀门;5、旁通管道;6、蒸发器的载冷剂第一出口管道;7、蒸发器的载冷剂第二出口管道;8、制冷主机;8a、蒸发器;8b、冷凝器;9、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管道;10、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本技术适用于过冷水式动态冰浆制取系统中的制冷主机载冷循环系统。参照附图1,循环系统包括连接冰浆水循环的动态冰浆机1、连接冷却塔水循环的制冷主机8,制冷主机8设有蒸发器8a和冷凝器8b,蒸发器8a载冷剂出口管道与动态冰浆机1的入口连接,动态冰浆机1的出口经水泵10与蒸发器8a载冷剂入口管道连接。本技术包括设置在动态冰浆机1入口前的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制冷主机8的蒸发器8a的载冷剂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间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设置一个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4,从而使得制冷主机蒸发器8a的载冷剂流量可以在小于动态冰浆机1载冷剂循环流量的条件下稳定运行,另外一部分多出的载冷剂流量则通过旁通管道绕过制冷主机8并与制冷主机蒸发器8a出口的低温载冷剂混和后再次循环进入动态冰浆机1。温度传感器2用于感测其所在管道内的载冷剂温度。调节阀门的开度可以自由调节。调节阀门的开度根据温度传感器感测的载冷剂温度进行调节,当动态冰浆机入口载冷剂温度超过设定温度(一般是-3℃)时,调节阀门的开度缩小,反之则增大。图1中,调节阀门4将旁通管道分为两部分,即旁通管道3和旁通管道5,蒸发器8a的载冷剂出口管道包括相连接的载冷剂第一出口管道6、载冷剂第二出口管道7;旁通管道3连接在调节阀门4与蒸发器8a的载冷剂入口管道9之间,旁通管道5连接在调节阀门4与载冷剂第一出口管道6的末端之间,载冷剂第二出口管道7连接在载冷剂第一出口管道6的末端与动态冰浆机1的入口之间。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制冷主机8的冷凝器8b与冷却塔水循环连接,通过其中的冷却水循环把制冷主机8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带到冷却塔并排向环境空气中。动态冰浆机1的冰水循环侧则不断吸收通过载冷循环系统传递的来自制冷主机8的冷量而不断把水转变为冰浆。根据过冷水式动态制冰工艺要求,动态冰浆机1的载冷剂侧入口温度必须为-3℃,出口必须为-1℃,所允许的温度波动范围非常狭小。-1℃的载冷剂从动态冰浆机1出来后,经水泵10送往制冷主机8的蒸发器8a的载冷剂侧入口,在其进入蒸发器8a之前分为两股流体,分别经旁通管道3流向旁通管道5以及经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管道9流向蒸发器8a。经过蒸发器8a的载冷剂流量只是经过动态冰浆机1的载冷剂流量的一部分,其温度被制冷主机8冷却到低于-3℃的较低温度值(比如-4℃或更低),并从蒸发器的载冷剂第一出口管道6流出。经过旁通管道3和旁通管道5的载冷剂则保持-1℃温度不变直接绕过蒸发器8a,与蒸发器的载冷剂第一出口管道6中的较低温度载冷剂混和后汇聚流向蒸发器的载冷剂第二出口管道7,经过上述混和后,蒸发器的载冷剂第二出口管道7中的载冷剂温度被勾兑到目标温度-3℃,然后被送入动态冰浆机1的载冷剂侧通道。在上述工作流程下,动态冰浆机1的载冷剂流量和温差(大流量和小温差)均达到过冷水式动态冰浆制取工艺的技术要求,同时,制冷主机8的蒸发器8a内的载冷剂流量却显著降低,趋于制冷主机在标准进出口温差(5℃)下的较小额定流量,因而其流动阻力大幅度降低到合理的级别。由于在稳态运行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包括动态冰浆机和制冷主机,制冷主机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管道与动态冰浆机的入口连接,动态冰浆机的出口与蒸发器载冷剂入口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制冷主机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间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设置一个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包括动态冰浆机和制冷主机,制冷主机设有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的载冷剂出口管道与动态冰浆机的入口连接,动态冰浆机的出口与蒸发器载冷剂入口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制冷主机蒸发器的载冷剂入口和出口管道之间的旁通管道,并在旁通管道中设置一个可调节旁通流量的调节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动态冰浆制冷主机载冷循环流量和温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冰浆机入口前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调节阀门的开度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肖睿,吴木贵,漆科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菱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