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冷和蓄冷空调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多元化互联网应用不断演进以及传统电信运营商向ICT转型,IDC(数据中心)规模日益增大,IT设备发热量升高,单机架功率不断增大,为维持数据机房内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需要为数据机房提供的冷量也不断增大,整个空调系统运行费用也随之极速增加。目前,我国在建筑热工设计上被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根据现有的对自然冷源运用于数据中心的研究,我国严寒地区的数据中心应用自然冷源的节能百分比普遍在50%-60%左右,而寒冷地区的节能百分比普遍在40%-60%左右,且在全国范围内适用自然冷却的区域超过2/3以上。然而在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中,基本很少涉及到利用自然冷源来冷却数据机房设备的部分,这对于数据机房建在秋冬过渡期以及春初环境温度低于10℃的我国的部分区域,自然冷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冷源浪费巨大。在现有的一些设计中,有的也考虑到了利用自然冷源,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就是在自然冷源缺乏无法满足负荷需求时再通过制冷主机制冷来补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主机(18),所述制冷主机(18)设有冷却塔(22),所述制冷主机(18)与冷却塔(22)设置为一主机冷却循环回路,所述主机冷却循环回路设有冷却泵(15),所述制冷主机(18)连接末端负荷(20)并与末端负荷(20)设置为一主机独立供冷循环回路,所述主机独立供冷循环回路上设有冷冻泵(13),所述末端负荷(20)还设有蓄冷罐(19)并与蓄冷罐(19)设置为循环回路,所述蓄冷罐(19)与制冷主机(18)和冷却塔(22)分别设置为循环回路,所述蓄冷罐(19)设有蓄冷泵(16),所述制冷主机(18)、末端负荷(20)和蓄冷罐(19)为并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主机(18),所述制冷主机(18)设有冷却塔(22),所述制冷主机(18)与冷却塔(22)设置为一主机冷却循环回路,所述主机冷却循环回路设有冷却泵(15),所述制冷主机(18)连接末端负荷(20)并与末端负荷(20)设置为一主机独立供冷循环回路,所述主机独立供冷循环回路上设有冷冻泵(13),所述末端负荷(20)还设有蓄冷罐(19)并与蓄冷罐(19)设置为循环回路,所述蓄冷罐(19)与制冷主机(18)和冷却塔(22)分别设置为循环回路,所述蓄冷罐(19)设有蓄冷泵(16),所述制冷主机(18)、末端负荷(20)和蓄冷罐(19)为并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主机(18)的一端设有电磁阀二(2)及另一端设有电磁阀一(1),所述末端负荷(20)的一端设有电磁阀八(8)及另一端设有冷冻泵(13),所述冷冻泵(13)依次连接电磁阀三(3)及电磁阀二(2),所述电磁阀八(8)连接制冷主机(18),所述冷冻泵(13)两端并联设置电磁阀十一(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罐(19)设有上布水装置(24)及下布水装置(25),所述,所述蓄冷泵(16)连接上布水装置(24),所述蓄冷泵(16)的两端并联设置有电磁阀六(6),所述蓄冷泵(16)分流至电磁阀四(4),所述电磁阀四(4)连接至制冷主机(18)与电磁阀一(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冷源多工况水蓄冷系统 ,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昌,邹胜文,吕双双,陈向阳,李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泰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