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两柱举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柱举升机立柱。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两柱举升机的立柱为“凹”字形结构,折边机要折六次才能成型,折边复杂,易折后出现尺寸大小头情况,精度难以保证;同时为保证强度,材料板厚厚,造成立柱结构庞大,加工成本增高,且此种立柱受力后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两柱举升机立柱。针对两柱举升机立柱主要受力集中在立柱前后侧的特点对两柱举升机立柱进行了改进,在立柱前后增加受力件,中间不受力处减小材质厚,达到了用材少,易加工,结构小,立柱受力后稳定性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由底板、前加强柱、加强筋、斜加强筋、后加强板、立柱主体、滑台机构、支臂机构、前滑块、后滑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主体后侧与后加强板组焊,其立柱主体为U形折边结构,后加强板为U形结构,立柱主体前侧与前加强柱组焊,其前加强柱为型材方管,立柱主体下端与底板组焊,立柱主体左右两侧与加强筋和斜加强筋组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立柱主体为U形折边结构,材质薄,折边机折四次,折边容易,前后受力件为型材和简单折边件,易加工,立柱前后加强,立柱受力后更稳定,整体用材厚减小,重量较轻,成本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柱举升机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两柱举升机俯视结构。图3为本技术两柱举升机立柱爆炸图。1:底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柱举升机立柱,包括:底板(1)、前加强柱(2)、加强筋(3)、斜加强筋(4)、后加强板(5)、立柱主体(6)、滑台机构(7)、支臂机构(8)、前滑块(9)、后滑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主体(6)后侧与后加强板(5)组焊,其立柱主体(6)为U形折边结构,后加强板(5)为U形结构,立柱主体(6)前侧与前加强柱(2)组焊,其前加强柱(2)为型材方管,立柱主体(6)下端与底板(1)组焊,立柱主体(6)左右两侧与加强筋(3)和斜加强筋(4)组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柱举升机立柱,包括:底板(1)、前加强柱(2)、加强筋(3)、斜加强筋(4)、后
加强板(5)、立柱主体(6)、滑台机构(7)、支臂机构(8)、前滑块(9)、后滑块(10),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主体(6)后侧与后加强板(5)组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昌六,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高昌液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