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4110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呈左右对称设置,包括两根立柱,所述立柱内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下端连接有大齿轮,所述第二蜗杆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贯穿所述立柱的升降支架连接有两个防滑盘,所述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锥形齿轮驱动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通过同轴双联轮驱动所述大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一台电机同时驱动两套涡轮蜗杆组件实现升降支架的升降,同时配合同轴双联轮进行减速,提高了升降之间的平稳性,保证了两侧升降支架的在升降过程中的一致性,最关键的是,由于涡轮蜗杆组件本身结构上具有的不可逆性,有效的保证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汽车滑坠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举升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
技术介绍
举升机是汽车在进行保养和维修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一种举升装置,按照立柱类型可划分为单柱、双柱和四柱型举升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柱型举升机具有结构上的明显优势,由于其结构单一,通常在地面安装面积有限,空间限制度高的情况下采用。四柱式是一种大吨位汽车或货车修理和保养单位常用的专用机械举升设备,四柱式汽车举升机也很适合于四轮定位用,因为一般四柱式汽车举升机都有一四轮定位档位,可以调整,可以确保水平。双柱式汽车举升机是一种汽车修理和保养单位常用的专用机械举升设备,广泛应用于轿车等小型车的维修和保养。双柱式汽车举升机将汽车举升在空中的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地面空间,方便地面作业。双柱式汽车举升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占用率最大的一种,但现有的双柱举升机出现汽车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的双柱举升机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实现举升臂的上升或下降,但为了实现两侧举升臂的同步和受力平衡,通常采用钢索和链条进行传动,在长期的摩擦和拉伸过程中,钢索容易产生疲劳断裂或者破损断裂,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为了方便汽车能够驶入举升工位,现有的举升臂都是设置为摆臂,即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举升架活动连接,由于四条摆臂之间受力不均,导致汽车倾斜甚至滑脱导致汽车坠落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双柱举升机依靠摆臂进行升降容易产生受力不均,存在汽车滑坠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就是杜绝了因钢索疲劳而断裂发生的滑坠事故。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呈左右对称设置,包括两根立柱,所述立柱内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下端连接有大齿轮,所述第二蜗杆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贯穿所述立柱的升降支架连接有两个防滑盘,所述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锥形齿轮驱动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通过同轴双联轮驱动所述大齿轮。优选地,所述锥形齿轮为锥形斜齿轮,为了更进一步的实现传动的可靠性和维护的便捷性,进一步优选,所述锥形齿轮中的驱动锥形齿轮采用花键槽的形式与电机驱动轴连接,其锥形齿轮中的从动锥形齿轮也采用花键槽的形式与所述第一蜗杆连接。优选地,所述同轴双联轮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涡轮。优选地,所述套筒外圆周上相对设置有两根平衡凸缘,所述平衡凸缘卡接在所述立柱内壁的凹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二蜗杆通过设置在立柱内靠近上端头的第一轴承和靠近下端头的第二轴承与所述立柱滚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优选地,所述两根立柱顶端之间连接有平衡杆。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螺纹旋向应当按照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安装:即当其中一根第二蜗杆的螺纹旋向向左则另一根第二蜗杆的螺纹旋向向右,两根第一蜗杆的旋向相同;当两根第二蜗杆的螺纹旋向相同时,所述两个第一蜗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安装上述方式的螺纹旋向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电机在运转时,位于第二蜗杆上的套筒能够实现同时升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同一台电机同时驱动两套涡轮蜗杆组件实现升降支架的升降,同时配合同轴双联轮进行减速,提高了升降之间的平稳性,保证了两侧升降支架的在升降过程中的一致性,最关键的是,由于涡轮蜗杆组件本身结构上具有的不可逆性,有效的保证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汽车滑坠事故。(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套筒侧壁设置平衡凸缘减小了套筒所承受的径向剪切力,延长了套筒的疲劳期限,提高了套筒的支撑稳定性,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寿命大大延长。(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双蜗杆传动形式实现了双重逆向锁止效果,在无需增加任何防滑坠的锁止机构的情况下均具有可靠的防坠性能,且受力构件之间主要承受轴向扭力,消除了径向冲击,和现有技术相比,在防坠效果、使用寿命方面具有显著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其中1-电机;2-锥形齿轮;3-第一蜗杆;4-涡轮;5-同轴双联轮;6-小齿轮;7-第二蜗杆;8-大齿轮;9-立柱;10-平衡杆;11-升降支架;12-防滑盘;13-套筒;14-平衡凸缘;15-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结合附图1-3所示,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呈左右对称设置,包括两根立柱9,所述立柱9内设置有第二蜗杆7,所述第二蜗杆7下端连接有大齿轮8,所述第二蜗杆7上设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通过贯穿所述立柱9的升降支架11连接有两个防滑盘12,所述两根立柱9之间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通过锥形齿轮2驱动第一蜗杆3,所述第一蜗杆3通过同轴双联轮5驱动所述大齿轮8。工作原理:在阐述工作原理之前,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未述及的电机1的驱动电源的连接方式和第一蜗杆的固定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能够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得以实现,故而在此不再详述。且本实施例中除所述立柱9以外其他构件均安装于地面之下,所述升降支架11在地面对应处设有凹槽,其凹槽深度和性状与所述升降支架11相适应,使汽车能够方便的驶入工位。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根第一蜗杆3的螺纹旋向相同,所述两根第二蜗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开启电机1,电机1通过锥形齿轮2驱动两侧第一蜗杆3,两根第一蜗杆3呈相反的方向旋转,进而分别依次驱动同轴双联轮5和与所述同轴两联轮5啮合的大齿轮8,由于大齿轮8与第二蜗杆7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二蜗杆7与套筒13配合实现套筒13沿第二蜗杆7的升降,套筒13与升降支架11固定连接,最终实现升降支架11托举汽车进行升降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由于两根第二蜗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故而将两根第一蜗杆3的相反旋转转换成两个套筒13的同向直线运动。实施例2:结合附图1-3所示,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锥形齿轮2为锥形斜齿轮,为了更进一步的实现传动的可靠性和维护的便捷性,进一步优选,所述锥形齿轮2中的驱动锥形齿轮采用花键槽的形式与电机1驱动轴连接,其锥形齿轮2中的从动锥形齿轮也采用花键槽的形式与所述第一蜗杆3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同轴双联轮5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大齿轮8啮合的小齿轮6,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蜗杆3啮合的涡轮4。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套筒13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13外圆周上相对设置有两根平衡凸缘14,所述平衡凸缘14卡接在所述立柱9内壁的凹槽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蜗杆7通过设置在立柱9内靠近上端头的第一轴承15和靠近下端头的第二轴承16与所述立柱9滚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15和第二轴承16均为深沟球轴承,所述两根立柱9顶端之间连接有平衡杆10。工作原理:由于套筒13与第二蜗杆7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在汽车重力的作用下,套筒13会向受力方向一侧产生微小的倾斜,导致套筒13受到的径向力增加,在套筒13侧壁设置了平衡凸缘14后,当出现倾斜时,平衡凸缘14与立柱9内壁接触,用于抵消因汽车重力产生的径向力,使套筒13始终保持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呈左右对称设置,包括两根立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内设置有第二蜗杆(7),所述第二蜗杆(7)下端连接有大齿轮(8),所述第二蜗杆(7)上设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通过贯穿所述立柱(9)的升降支架(11)连接有两个防滑盘(12),所述两根立柱(9)之间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通过锥形齿轮(2)驱动第一蜗杆(3),所述第一蜗杆(3)通过同轴双联轮(5)驱动所述大齿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呈左右对称设置,包括两根立柱(9),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内设置有第二蜗杆(7),所述第二蜗杆(7)下端连接有大齿轮(8),所述第二蜗杆(7)上设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通过贯穿所述立柱(9)的升降支架(11)连接有两个防滑盘(12),所述两根立柱(9)之间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通过锥形齿轮(2)驱动第一蜗杆(3),所述第一蜗杆(3)通过同轴双联轮(5)驱动所述大齿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蜗杆双柱式电动举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双联轮(5)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大齿轮(8)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蓝吉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