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3148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菌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30‑50份的香菇菌糠、40‑60份的棉籽壳、6‑10份的麦麸和1‑3份的石膏;所述香菇菌糠是用培养基栽培香菇且经过四茬出菇之后的废弃菌棒,该培养基配方按质量份计,包括70‑90份的苹果枝木屑、8‑28份的麸皮、0.5‑2份的石灰和0.5‑2份的石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的成本大大降低,且生态效益好,实现香菇菌棒的再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因焚烧或丢弃香菇菌糠产生的环境污染。

Composition for cultivating Hericium erinaceus and use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ushroom cultiv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composition for cultivating Hericium erinaceus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The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a meter, including 30 50 shares of letinous edodes WMLE, 40 60 copies of the cottonseed shell, 6 10 copies and 1 copies of the 3 wheat bran gypsum; the letinous edodes WMLE is medium for cultivation and after letinous edodes abandoned bacteria after four stubble mushroom stick, the medium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a meter, including 70 90 copies of the apple branch wood, 8 28 bran, 0.5 2 copies and 2 copies of the 0.5 lime gypsum.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omposition of this invention the cultivation of Hericium erinaceus with greatly reduced the cost, and good ecological benefit, achieve again using letinous edodes cultivationwaste,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reduce due to burning or discarded letinous edodes Junkang pro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菇栽培
,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猴头菇[Hericium.erinacius(Bull)Pers]又名刺猬菌,性平、味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有“山中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猴头菇的人工栽培由最初段木栽培演变到用锯末、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为原料的代料栽培,但猴头菇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同。目前,猴头菇栽培成本仍然较高。我国目前香菇产业快速发展,香菇菌棒的产量不断增大。以木屑为主料栽培的香菇菌糠有机质含量为40.55%,其利用价值很高。对食用菌菌糠的再利用已有相关研究,如解文强对白灵菇菌糠栽培平菇试验得出白灵菇菌糠与棉子壳之比为6∶4时,平菇产量与纯棉子壳相当。然而,香菇菌棒常被废弃或用于燃烧,不仅利用价值低而且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性好、产菇量高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30-50份的香菇菌糠、40-60份的棉籽壳、6-10份的麦麸和1-3份的石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所述香菇菌糠是用培养基栽培香菇且经过四茬出菇之后的废弃菌棒,该培养基配方按质量份计,包括70-90份的苹果枝木屑、8-28份的麸皮、0.5-2份的石灰和0.5-2份的石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由香40份的香菇菌糠、50份的棉籽壳、8份的麦麸和2份的石膏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所述香菇菌糠是用培养基栽培香菇且经过四茬出菇之后的废弃菌棒,该培养基配方按质量份计,由78份的苹果枝木屑、20份的麸皮、1份的石灰和1份的石膏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具体为:1)按配方取香菇菌糠、棉籽壳、麦麸和石膏四种主料;将石膏充分溶于水,再加入到香菇菌糠、棉籽壳及麦麸的混合物中,保证料水质量比为1:1.3~1.4;2)将四种主料搅拌均匀,装入径高为17×22㎝的聚丙烯袋中,每袋装湿料230-240g,121℃灭菌2.0h;3)冷却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接完种后放置于25℃黑暗环境进行培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的成本大大降低,且生态效益好,实现香菇菌棒的再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因焚烧或丢弃香菇菌糠产生的环境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猴头菇920,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棉籽壳是从当地市场上购买的新鲜无霉变原料。苹果枝木屑为当年修剪的苹果树枝条,粉碎、晒干备用。香菇菌糠是用配方为苹果枝木屑78%,麸皮20%,石灰、石膏各1%的培养基栽培香菇经过四茬出菇之后的废弃菌棒,去掉里外层菌袋,晒干备用。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硫酸镁1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2g,水1000mL。原种培养基配方:高粱粒90%,麦麸10%;将高粱粒用温水浸泡24h,沥干水分后与麦麸充分搅拌均匀,制作菌袋、灭菌、接种后待用。用高粱粒代替麸皮的好处是菌丝发满后每个高粱粒都是一个生长单元,接种到栽培种料后,有利于形成生长优势,减少杂菌污染机会,并且这种菌种不易老化。出菇培养基配方:本试验设置1、2、3、4、5组配方。每袋干料重100g,按下表1进行配制培养料。表1供试培养基配方菌袋的配制:按表1准备原料,每种配方准备3斤,将石膏充分溶于水加入其它主料中,料水比为1:1.3;将各种主料搅拌均匀,进行装袋,在此选用17×22㎝的聚丙烯袋,将每组原料平均装入10袋中,每袋装湿料约230g(干料约100g),121℃灭菌2.0h;冷却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随机接种,接种量一致;接完中后放置于25℃黑暗环境进行培养。在整个发菌管理过程中,要时候注意螨虫的危害,若发生螨虫危害,可采用人工诱杀或药剂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保证猴头菇顺利出菇;定期观察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并记录。出菇管理:将发满菌的菌袋移至出菇房进行管理;将温度控制在16~20℃进行催蕾。温度高于26℃会产生菜花状的畸形菇或不长刺毛的光头菇,温度超过28℃则会出现菇体萎缩。出菇室超过20℃时,可以采用大棚水冷降温设施进行降温,达到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目的。湿度对猴头菇的生长也至关重要,根据猴头菇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科学管理。一般情况下菇小喷小水,菇大喷大水。保证出菇房的湿度85%~90%。另外,每天保证一定的通风,防止出菇房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产生珊瑚状的畸形菇。但不可令风直接吹向猴头菇本身,否则会使子实体萎缩,待猴头菇成熟后即可采收。菌丝生长情况:记录菌丝生长速率、菌丝颜色和菌丝密度;菌丝密度用“+”号表示,“+”越多表示菌丝越浓密;菌丝颜色可分为浓白、白和较白;菌丝生长速率通过每5d画线一次,计算每组菌丝生长的平均速率。结果见表2。表2.猴头菇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由表2可知,猴头菇920可以在所有的供试培养基上生长,但其生长情况不同。菌丝密度和菌丝颜色在不同配方上差别不是很大,总体上猴头菇菌丝在棉籽壳和香菇菌糠上比苹果枝木屑上生长的浓密,菌丝更洁白。配方1上猴头菇菌丝生长最快,配方4次之,配方5最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猴头菇菌丝对新鲜的苹果枝木屑中的木质素分解较慢,同时苹果枝木屑含量过高培养基的通气性会变差,影响猴头菇菌丝的生长。香菇菌糠通过香菇菌丝的分解,改变了苹果枝木屑原有的性状,使其通气性得到改良,同时其中的营养成分经过香菇菌丝初步分解以后,有利于猴头菇菌丝的利用,促进了猴头菇菌丝的生长。子实体生长情况:通过对所有的菌袋进行统一的栽培管理,给予猴头菇生长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管理;记录子实体产量和品质,品质包括菌刺长短和子实体颜色。经过十几天的出菇管理,所有的猴头菇子实体达到采收的成熟标准菌刺长0.5~1cm,未弹射孢子,子实体颜色由纯白变至稍黄,进行采收记录数据,结果如下表3。表3不同配方对猴头菇头茬菇产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根据头茬菇的产量得出头茬菇中配方3的产量最高,配方1次之。但配方1和配方3产量差异不明显。产量最低的为配方5。得出若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只采收头茬菇,则可以选择配方3:香菇菌糠40%、棉籽壳50%、麦麸8%、石膏2%。产量高,成本低。头茬菇采收完以后,继续进行二茬菇的管理。达到采收标准采收第二茬菇。产量记录如下表4。表4不同配方对猴头菇二茬菇产量的影响由表4可知,根据二茬菇的产量得出二茬菇产量配方1最高,配方2次之。其中配方2和配方3产量基本相当。产量最低的为配方4。说明配方4的营养最不丰富,经过头茬菇的利用,可利用的营养成分基本用完。相比较头茬菇,二茬菇中配方5的产量与配方2和配方3差异不大。表5不同配方对猴头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由表5可知,通过观察猴头菇子实体的品质,得出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对猴头菇子实体品质的影响不大,猴头菇子实体的品质主要与出菇管理过程中的理化环境有关。通过将猴头菇的头茬菇产量和二茬菇产量相加得的总产量进行分析,得出:总产量最高的是配方1,生物学转化率达到68.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30‑50份的香菇菌糠、40‑60份的棉籽壳、6‑10份的麦麸和1‑3份的石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30-50份的香菇菌糠、40-60份的棉籽壳、6-10份的麦麸和1-3份的石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香菇菌糠是用培养基栽培香菇且经过四茬出菇之后的废弃菌棒,该培养基配方按质量份计,包括70-90份的苹果枝木屑、8-28份的麸皮、0.5-2份的石灰和0.5-2份的石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由40份的香菇菌糠、50份的棉籽壳、8份的麦麸和2份的石膏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猴头菇用的组合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段超薛变丽陈丽李卓凯唐艳玲王晓民郭益鸿解红娥李江辉王东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