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3282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a、柑橘皮渣的处理;b、液体栽培种的培养:将柑橘皮渣匀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石膏粉混合,最后用水定容,调节pH值,得到液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猴头菇原种,然后于恒温振荡器中培养,最后得到液体栽培种;c、栽培培养基的配制;d、接种发菌;e、出菇。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能将柑橘皮渣有效的处理,同时能得到质优价廉的有机肥,还能得到品质较高的猴头菇,一举多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柑橘皮渣转化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 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据统计,全球柑橘消费的主要途径和比例为:鲜食55%、加工45% (其中柑橘 汁占95%,罐头占4. 5% )。柑橘皮渣是柑橘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主要由柑橘皮(60%~ 65% )、丝穰和粹肩(30%~35% )、种子(0%~10% )组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月旨 肪、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也有香精油、果胶、色素、橙皮甙等可利用的化学 物质。柑橘皮渣如果不合理处理直接填埋,会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成为 制约柑橘加工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而柑橘皮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风干后的皮渣所含营养成分:干物质 87. 76%~90. 06%、粗蛋白 7. 85%~18. 21 %、粗纤维 11. 9%~17. 38%、灰分 3. 90%、粗 脂肪 3. 00%~5. 54%、无氮浸出物 43. 25%~62. 15%、钙 0? 47%~0? 73%、磷 0? 21 %~ 0. 52%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柑橘皮渣的生物质转化多年来一直都是科研工作者的研 究热点。 重庆市有多家柑橘加工企业,目前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采用微生物高温发酵生产 有机肥的方式处理柑橘皮渣,处理过程环保、高效、节能,发酵过程大约2个月,有机肥主要 用于柑橘园区处理成本200元/吨。重庆鲜果集橙汁有限公司年加工鲜果能力35万吨,其 柑橘皮渣主要用来生产饲料、香精油、苧烯、糖蜜等副产品。忠县新引进的主流生物科技公 司的柑橘皮渣处理项目,主要是提取生产橙皮甙、果胶等产品。 现有柑橘加工企业都有各自的柑橘皮渣处理方式。生产活性成分的工艺复杂,前 期投入较大,且这几家企业均是近几年新建成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前景未卜。生产有机 肥的企业目前主要用于柑橘种植园区,经济附加值低。利用柑橘皮渣生产饲料能耗较高,口 感不易被接受。另外,由于企业产生柑橘皮渣的量太大,单靠企业自己解决仍然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 产有机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 关键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柑橘皮渣的处理:将柑橘皮渣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柑橘皮渣与水混合制成柑橘 皮渣匀浆,而另一部分粉碎切成柑橘皮渣小丁; b、液体栽培种的培养:将柑橘皮渣匀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石膏粉和水混合均 匀制成液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猴头菇原种,然后于25°C的恒 温振荡器中培养7~10天,最后得到液体栽培种; c、栽培培养基的配制:将柑橘皮渣小丁、玉米芯、麦麸、玉米粉、白糖、过磷酸钙、石 膏粉混合,然后加水配制得到栽培培养基,调节pH至4. 5~5. 5再分装装袋,并高压灭菌后 冷却备用;所用玉米芯临用前24h用按照料水比1 :1~1 :1. 3加水焖放,使其充分吸水; d、接种发菌:将所述液体栽培种于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中,最后用单层 灭菌报纸、配合套环、橡皮筋封口,25 °C恒温培养25~30d;e、出菇:菌丝长满栽培袋后,将培养袋立式摆放于培养室内,出菇前菌袋附近空气 湿度在80 %~90 %,室温保持在18°C~20°C,适时开窗通风,最后以单口立式出菇,不再出 菇的剩余培养基料作为有机肥。 优选地,上述步骤b液体栽培种的培养中液体培养基各组分按以下重量分数添加 混合:15~25份柑橘皮渣匀浆、0. 5~1. 0份磷酸二氢钾、0. 3~0. 5份硫酸镁、2~3份石 膏粉和1000份水,混合后调节pH值至5. 5。 优选地,上述步骤c栽培培养基的配制中栽培培养基各组分按以下百分比添加: 玉米芯8. 0~10. 0%,麦麸8. 0~10. 0%,玉米粉4. 5~5. 0%,白糖4. 5~5. 0%,过磷酸 钙0. 9~1. 0 %,石膏粉1. 9~2. 0 %,余量为柑橘皮渣小丁,栽培培养基配制好后用手捏, 手指缝有水溢出但不流下来即可。 优选地,上述步骤b柑橘皮渣的处理中柑橘皮渣匀浆的制备为:向柑橘皮渣中加 入水,按照柑橘皮渣:水=20g: 100mL的比例加入水,并将柑橘皮渣搅碎制成柑橘皮渣匀 浆。 优选地,上述步骤a柑橘皮渣的处理中柑橘皮渣小丁的大小平均为0. 5~1cm3。 优选地,上述步骤b液体栽培种的培养中高压灭菌具体为121 °C高压灭菌30min; 所述步骤C栽培培养基的配制中高压灭菌具体为121°c高压灭菌2h。 优选地,上述步骤d接种发菌中液体栽培种的接种量按1000g栽培培养基:50ml 液体栽培种的比例进行接种。 (一)有机肥的检测数据:因猴头菇中生长需要一定量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柑 橘皮渣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用其为主料栽培猴头菇,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营养 成分,出菇3-4次后菌棒体积缩小1/2-3/4,质量减少约1/3,培养基中的柑橘皮渣被充分 利用,剩余的少部分菇渣含有丰富、稳定的有机质,经检测主要包含的成分如下:有机质 45. 0 ~48. 0 %,其中N: 1. 50 ~2. 0 %,P205:0. 30 ~0? 50%,K20 :1. 80 ~2. 0%,pH值: 6. 80~7. 30 ;水分含量:60. 0%~63. 5% ;可以直接用作柑橘栽培基地的苗木基肥。 (二)猴头菇出菇情况: 1、对照试验: 对照组:栽培培养基为棉籽壳、麦麸、石膏、过磷酸钙,无液体培养基,100袋。 本申请方法组:栽培培养基+液体培养基,100袋。 2、结果: (a)产量:如表1所示,本申请方法中100袋都顺利出菇,平均每袋出菇次数为4次 /袋,平均单袋出菇质量为298. 8g;而对照组平均每袋出菇次数为3次,平均单袋出菇质量 为182. 7g,因此,在同样的方法步骤下,本申请方法组单袋产量远高于对照组,出菇次数也 高于对照组。表1不同配方出菇平均质量及猴头菇平均生长周期 (b)品质: 外观品质--本申请方法组猴头燕颜色较白,球形,菌刺0. 5~1mm,形态正常,如 图1所示。 营养品质 如表2和表3所不 表2猴头菇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对照分析 表3猴头燕部分营养与安全比较 本申请方法成功栽培出猴头菇,其Vc、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猴头菇,其它主 要营养成分与对照组猴头菇没有明显差别,17种氨基酸中除半胱氨酸含量略低于外,其余 16种可测氨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猴头菇,其本申请猴头菇氨基酸总量高于对照组猴 头菇的28. 5%,形态色泽都与对照组猴头菇无明显差别。 因猴头菇中生长需要一定量的可溶性糖,柑橘皮渣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糖,用其为 主料栽培猴头燕,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出燕3-4次后菌棒体积缩小1/2-3/4,培 养基中的柑橘皮渣被充分利用,剩余的少部分菇渣含有丰富、稳定的有机质,包括有机质, 全氮,全磷,全钾,可以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CN105103950.html" title="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柑橘皮渣栽培猴头菇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柑橘皮渣的处理:将柑橘皮渣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柑橘皮渣与水混合制成柑橘皮渣匀浆,而另一部分粉碎切成柑橘皮渣小丁;b、液体栽培种的培养:将柑橘皮渣匀浆、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石膏粉和水混合均匀制成液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猴头菇原种,然后于25℃的恒温振荡器中培养7~10天,最后得到液体栽培种;c、栽培培养基的配制:将柑橘皮渣小丁、玉米芯、麦麸、玉米粉、白糖、过磷酸钙、石膏粉混合,然后加水配制得到栽培培养基,调节pH至4.5~5.5再分装装袋,并高压灭菌后冷却备用;d、接种发菌:将所述液体栽培种于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中,最后用单层灭菌报纸、配合套环、橡皮筋封口,25℃恒温培养25~30d;e、出菇:菌丝长满栽培袋后,将培养袋立式摆放于培养室内,出菇前菌袋附近空气湿度在80%~90%,室温保持在18℃~20℃,适时开窗通风,最后以单口立式出菇,不再出菇的剩余培养基料作为有机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茹雷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