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袋。具体地说一种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包括边缘密封设置的双层结构本体(1),所述本体(1)分隔为可连通的两个子袋(1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子袋(1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包装袋处理的保温材料混合不充分,进而提供一种能混合充分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袋。具体地说一种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
技术介绍
保温管道中,通常采用聚氨酯来作为保温层,管道中间部分通常可以通过在加工厂发泡成型后运至施工现场,但管道和管道之间的接头部分往往是需要现场发泡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车载聚氨酯发泡设备进行现场的施工,但是,因管网的实施现场的空间及地理位置限制,有时发泡车靠近不了施工现场,此时只能采用手工发泡。目前国内通用的手工发泡工艺流程复杂,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较高且很难保证标准化。中国专利文献CN2892694Y公开了一种便捷发泡使用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包装袋,包括一个用塑料薄膜制成的一个一边开口的盛装袋,在盛装袋的中间还有一个用粘合剂将盛装袋的两个侧壁粘合在一起、从而把盛装袋分割成两个袋子,其中一个袋子用于盛装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另一个袋子用于盛装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I的适当宽度的隔离带,并且该隔离带用手挤压包装袋中所封装的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和袋子用于盛装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I时,该隔离带可以分离开来从而使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和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I实现混合。在使用上述包装袋时,隔离带在被分离后靠近所述隔离带的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和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I的最先混合,远离隔离带的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和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II有可能还没有混合,待远离隔离带的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开始混合时,最先混合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已经部分固化了,而液态聚氨酯发泡材料混合不充分会影响聚氨酯的出泡率,将该混合不充分的混合液倒入管道和管道之间的接头部分得到的保温材料,由于出泡率低,且发泡不均匀,将严重影响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包装袋处理的保温材料混合不充分,进而提供一种能混合充分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包括边缘密封设置的双层结构本体,所述本体分隔为可连通的两个子袋,其中一个所述子袋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为一长条状部件。所述长条状部件适合置于一个所述子袋中,并具有在两所述子袋连通后能够伸入相邻的所述子袋中的长度。所述长条状部件为扁平状长条板。所述长条板的宽面上设置有过通孔。所述搅拌装置设置有尖刺部。所述子袋一侧边缘设置有连通所述子袋内腔的出料嘴和开关所述出料嘴的密封盖。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出料嘴位于所述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本体为四边形,所述出料嘴设置在所述四边形的其中一个角上。所述本体通过可拆卸的夹子分隔为两个子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其包括边缘密封设置的双层结构本体,所述本体分隔为可连通的两个子袋,其中一个所述子袋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因此在连通两个子袋后可对包装袋中的两种液体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2)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搅拌装置为一长条状部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3)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长条状部件适合置于一个所述子袋中,并具有在两所述子袋连通后能够伸入相邻的所述子袋中的长度,即方便对连通后的包装袋进行充分搅拌。(4)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长条状部件为扁平状长条板,即与两种液体的混合液的接触面积大,搅拌更加充分。(5)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长条板的宽面上设置有过通孔,在搅拌过程中部分混合液从过通孔中通过,进行搅拌进混合进一步均匀。(6)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搅拌装置设置有尖刺部,便于在搅拌充分后对所述包装袋进行破口,可使包装袋的内外压差一样,更利于混合液的倒出。(7)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子袋一侧边缘设置有连通所述子袋内腔的出料嘴和开关所述出料嘴的密封盖,方便在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行出料,而不需要使用手动撕破或使用额外的工具(如剪刀)对包装带进行破口,使用更加简单、方便。(8)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出料嘴位于所述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因此在使用搅拌装置时,方便找到搅拌装置且可握住出料嘴作为把手,使搅拌更加有力充分。(9)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本体为四边形,所述出料嘴设置在所述四边形的其中一个角上,结构更加合理。(10)本技术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中,所述本体通过可拆卸的夹子分隔为两个子袋,连通两个子袋更加方便,即只有打开所述夹子就可对两个子袋进行连通;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即两个子袋不会在重力或运输过程的抖动的作用下使两个子袋连通,运输更加安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具有搅拌装置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具有过通孔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具有尖刺部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具有出料嘴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出料嘴与搅拌装置一体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出料嘴与搅拌装置一体的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本体,11-子袋,2-搅拌装置,21-过通孔,22-尖刺部,3-夹子,4-出料嘴,41-出料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其包括边缘密封设置的双层结构本体1,所述本体1分隔为可连通的两个子袋11,其中一个所述子袋1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2为一长条状部件。所述长条状部件适合置于一个所述子袋11中,并具有在两所述子袋11连通后能够伸入相邻的所述子袋11中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条状部件的长度接近所述本体1的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本体1通过可拆卸的夹子3分隔为两个子袋11,连通两个子袋11更加方便,即只有打开所述夹子3就可对两个子袋11进行连通,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即两个子袋11不会在重力或运输过程的抖动的作用下使两个子袋11连通,运输更加安全。解决目前混合方式不均匀,施工现场称量不准确,发泡料浪费严重,目前发泡施工操作需要很大的空间,不适用于狭窄空间等问题。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长条状部件为扁平状长条板,即与两种液体的混合液的接触面积大,搅拌更加充分。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长条板的宽面上设置有过通孔21,如图2所示,在搅拌过程中部分混合液从过通孔21中通过,进行搅拌进混合进一步均匀。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有尖刺部22,如图3所示,便于在搅拌充分后对所述包装袋进行破口,可使包装袋的内外压差一样,更利于混合液的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尖刺部22设置在所述长条板远离所述出料嘴的一端。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子袋11一侧边缘设置有连通所述子袋11内腔的出料嘴4和开关所述出料嘴4的密封盖,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嘴4与所述搅拌装置2不是一体的,如图4所示,方便在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行出料,而不需要使用手动撕破或使用额外的工具(如剪刀)对包装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包括边缘密封设置的双层结构本体(1),所述本体(1)分隔为可连通的两个子袋(1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子袋(1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氨酯发泡的包装袋,包括边缘密封设置的双层结构本体(1),所述本体(1)分隔为可连通的两个子袋(1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子袋(1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为一长条状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部件适合置于一个所述子袋(11)中,并具有在两所述子袋(11)连通后能够伸入相邻的所述子袋(11)中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部件为扁平状长条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板的宽面上设置有过通孔(21)。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根,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豪特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