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结构及使用该隔热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367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隔热结构及使用该隔热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一种隔热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隔热层;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隔热层;其中,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重叠设置。有效地提高了隔热结构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热结构及使用该隔热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窗式整体式空调器是将所有零部件(包括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安装在一个箱体内,其中,室内机部分设置在室内,室外机部分设置在室外。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之间由一个隔板隔开,保证室内的冷风不会漏出。随着北美市场能效要求不断的提高,对整体式空调器室内外隔热值增加了R1(新能效1级)要求。目前,整体式空调器室内外通过伸缩帘来隔开,传统伸缩帘结构为连续折叠收缩式结构,伸缩帘一般采用0.8m左右的耐候PVC材料,隔热值达不到R1的要求,而北美ESTAR能效要求中伸缩帘结构必须满足R1隔热值。因此,现有技术的隔板隔热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热结构及使用该隔热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隔热结构的隔热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隔热层;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隔热层;其中,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重叠设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的凹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少有一端为敞口端,所述第二隔热层为板状,所述第二隔热层从所述插槽结构的敞口端插入所述插槽结构。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顶梁、底梁,以及连接顶梁和底梁的一端的侧边,所述顶梁、底梁和侧边构成U字形,U字形所述框架的开口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部设备上。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顶梁和底梁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部设备上;所述第一隔热层为可伸缩板,当所述框架相对所述外部设备滑动时,所述第一隔热层能够伸长或缩短。优选地,所述插槽结构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所述第二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包括一段直线段,在相交于该直线段的方向上设置有带第二插槽的悬臂结构,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一插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中。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槽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朝向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形成第一侧向开口,所述第一侧向开口位于所述侧边的相对侧;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端设有第一卡部,所述第一卡部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插入所述第三插槽中,使所述第一卡部卡设在所述第三插槽内,同时所述第一隔热层除所述第一卡部的其余部分从所述第一侧向开口伸出。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槽设置在所述外部设备上,朝向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端伸出形成第二侧向开口,所述第二侧向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三插槽的第一侧向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插入所述第四插槽,使所述第二卡部卡设在所述第四插槽内,并且所述第一隔热层除所述第二卡部的其余部分从所述第四插槽的第二侧向开口伸出。优选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一插条,所述第一插条为长条状且与所述侧边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插条插入所述第三插槽中,并且所述第一插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插槽的第一侧向开口宽度;所述第一插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插条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三侧向开口,所述第三侧向开口与所述第三插槽的第一侧向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卡部卡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并且所述第一隔热层除所述第一卡部的其余部分从所述第一插条的第三侧向开口和所述第三插槽的第一侧向开口伸出。优选地,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插条,所述第二插条为长条状;所述第二插条插入所述第四插槽中,并且所述第二插条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插槽的第二侧向开口宽度;所述第二插条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四侧向开口,所述第四侧向开口与所述第四插槽的第二侧向开口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卡部卡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并且所述第一隔热层除所述第二卡部的其余部分从所述第二插条的第四侧向开口和所述第四插槽的第二侧向开口伸出。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条与所述第三插槽沿宽度方向密封配合,所述第二插条与所述第四插槽沿宽度方向密封配合;所述第一插条和所述第二插条均为隔热材料。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器主体;以及上述的隔热结构;所述空调器主体包括壳体,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隔热结构及使用该隔热结构的整体式空调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主体结构之外加设所述加强结构,使所述主体结构的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加强结构的所述第二隔热层重叠设置,并且由于所述固定架可以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一侧或两侧,因此所述第二隔热层重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侧或两侧。通过至少两层隔热层对室内外进行隔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隔热结构的隔热效果。另外,所述固定架包括插槽结构,所述第二隔热层从所述插槽结构的敞口端插入所述插槽结构,使安装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去掉第二隔热层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第一隔热层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第一隔热层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框架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框架的左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框架的俯视图;图10是图9的I1放大图;图11是图3的I2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第一插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第一插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3的I3放大图;图1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第二插条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结构的第二插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整体式空调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隔热结构,包括主体结构100和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隔热层;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隔热层;其中,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重叠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隔热层;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二隔热层;其中,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隔热层和所述第二隔热层重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的凹槽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至少有一端为敞口端,所述第二隔热层为板状,所述第二隔热层从所述插槽结构的敞口端插入所述插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顶梁、底梁,以及连接顶梁和底梁的一端的侧边,所述顶梁、底梁和侧边构成U字形,U字形所述框架的开口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外部设备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顶梁和底梁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部设备上;所述第一隔热层为可伸缩板,当所述框架相对所述外部设备滑动时,所述第一隔热层能够伸长或缩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结构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所述第二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包括一段直线段,在相交于该直线段的方向上设置有带第二插槽的悬臂结构,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第一插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槽设置在所述侧边上,朝向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形成第一侧向开口,所述第一侧向开口位于所述侧边的相对侧;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端设有第一卡部,所述第一卡部沿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插入所述第三插槽中,使所述第一卡部卡设在所述第三插槽内,同时所述第一隔热层除所述第一卡部的其余部分从所述第一侧向开口伸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槽设置在所述外部设备上,朝向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端伸出形成第二侧向开口,所述第二侧向开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三插槽的第一侧向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部,所述第二卡部插入所述第四插槽,使所述第二卡部卡设在所述第四插槽内,并且所述第一隔热层除所述第二卡部的其余部分从所述第四插槽的第二侧向开口伸出。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第一插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文宏曾淑剑李军华邹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