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门槛结构,该隔热门槛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门槛型材,所述门槛型材的两端分别对接在所述两个边框底部;两个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门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门槛型材两端的上方,用以限位所述门槛型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门框之间增加了隔热门槛型材,通过该门槛隔热型材以填充门体下方的间隙,可以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该隔热门槛型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幕墙
,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门槛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对建筑细节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商铺、楼宇、住宅等的门口大部分都没有设置门槛,也没有进行相应的隔热处理,这样导致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的下方具有间隙,当室内进行取暖或者制冷时会导致部分热量或冷气流失,造成资源浪费。在当下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门体结构,以减少这种传统门体结构设计所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隔热性能较佳的隔热门槛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门槛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门槛型材,所述门槛型材的两端分别对接在所述两个边框底部;两个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门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门槛型材两端的上方,用以限位所述门槛型材。可选的,所述门槛型材包括第一保温板材、第二保温板材、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温板材和所述第二保温板材之间的保温层。可选的,沿所述第一保温板材向所述保温层的方向,所述第一保温板材的厚度逐渐增大;沿所述第二保温板材向所述保温层的方向,所述第二保温板材的厚度逐渐增大。可选的,所述两个边框的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容置所述保温型材端部的限位槽。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下端面设有容纳所述门槛型材的容纳部。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螺钉孔,通过螺钉配合所述螺钉孔将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边框上。可选的,所述边框、所述限位块、及所述门槛型材配合装配完成后,所述门槛型材的长度大于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在门框之间增加了隔热门槛型材,通过该门槛隔热型材以填充门体下方的间隙,可以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该隔热门槛型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隔热保温型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热保温型材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隔热保温型材应用场景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隔热保温型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隔热门槛结构通过将具有保温效果的门槛型材固定在门框的两个边框之间,利用该门槛型材提高保温效果,避免资源的浪费。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隔热门槛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11、门槛型材12、以及两个限位块13,其中,通过两个限位块13配合在该门槛型材12的两端以限制该门槛型材12在边框11的轴向上移动。具体地,两个边框11的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容置门槛型材12端部的限位槽111,该门槛型材12的两端分别对接在两个边框11底部。当两个边框11被相对固定后,该门槛型材12被限制在该限位槽111内且只能在限位槽111内移动。两个限位块13分别固定于两个门框11上且分别位于门槛型材12两端的上方,用以限位门槛型材12,该限位块13起到进一步限定的作用,通常该门槛型材12放置在地面上,因此再通过限位块13的限位,从而实现了对该门槛型材12的固定。其中,在边框11、限位块13、及门槛型材12配合装配完成后,该门槛型材12的长度大于两个限位块13之间的间距。在本技术中,该门槛型材12具有保温效果,由保温型材构成。该门槛型材12包括第一保温板材121、第二保温板材122、以及连接在第一保温板材121和第二保温板材122之间的保温层123。其中,第一保温板材121和第二保温板材12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可以设置多个配合槽(未标示),如此可以使保温层123分别与第一保温板材121和第二保温板材122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可选的,保温层123可以由保温胶体所形成,该第一保温板材121和第二保温板材122可以为具有保温效果的铝型板。为了使该门槛型材12无障碍通过,减少该门槛型材12所带来的困扰,沿第一保温板材121向保温层123的方向,该第一保温板材121的厚度逐渐增大,以使该第一保温板材121的上表面形成引导面。同样地,沿第二保温板材122向保温层123的方向,该第二保温板材122的厚度逐渐,以使该第二保温板材122的上表面也形成引导面。其中,限位块13的下端面设有容纳门槛型材12的容纳部131,该容纳部131的形状匹配于门槛型材12的截面。进一步地,该限位块13上设有至少一个螺钉孔132,通过螺钉14配合螺钉孔132将限位块13固定在边框11上,该限位块13固定在限位槽111内。为了增强该限位块13的固定效果,本技术中采用两个螺钉14,该限位块13上设置有两个螺钉孔13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更多螺钉。如图3所示,在该门槛型材12应用过程中,为了增强保温效果,还可以在门体21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刷211。在门体21处于关闭状态时,该隔热刷211触碰于该隔热型材12的上表面,如此可以填充门体21与隔热型材12之间的微小间隙。本技术在门框之间增加了隔热门槛型材,通过该门槛隔热型材以填充门体下方的间隙,可以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该隔热门槛型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具有外饰美观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门槛型材,所述门槛型材的两端分别对接在所述两个边框底部;两个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门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门槛型材两端的上方,用以限位所述门槛型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框;门槛型材,所述门槛型材的两端分别对接在所述两个边框底部;两个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门框上且分别位于所述门槛型材两端的上方,用以限位所述门槛型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型材包括第一保温板材、第二保温板材、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温板材和所述第二保温板材之间的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门槛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保温板材向所述保温层的方向,所述第一保温板材的厚度逐渐增大;沿所述第二保温板材向所述保温层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胡宝升,杨向东,单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乐道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