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1,1,3-三氯丙酮合成收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0191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1,1,3‑三氯丙酮合成收率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是制备负载型胺类催化剂,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超纯丙酮,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负载型胺类催化剂,待负载型胺类催化剂与超纯丙酮充分混合均匀后,升高温度,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在25~30℃,在搅拌条件下开始向反应器中通入氯气,通入氯气结束后,控制反应温度不变,继续搅拌、保温反应2h后制得1,1,3‑三氯丙酮。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负载型胺类催化剂,不仅增加了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1,1,3‑三氯丙酮的选择性,而且进一步提高了1,1,3‑三氯丙酮的收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负载型胺类催化剂,通过共价键连接方式的负载牢固,催化剂可进行多次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1,1,3-三氯丙酮合成收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1,3-三氯丙酮是生产叶酸的重要中间体,叶酸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也是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天然的叶酸极不稳定,易受阳光、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氧化,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而合成的叶酸可长期保持稳定,易被人体吸收且利用度较高。目前,国内生产1,1,3-三氯丙酮主要方法是丙酮直接氯化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但生产周期需要48h,反应的选择性差,导致1,1,3-三氯丙酮的收率低,在反应产物中1,1,3-三氯丙酮的含量仅占17%左右,并且因其难分离纯化而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纯度低。中国专利CN90105852.1公布了一种氯气氯化法合成1,1,3-三氯丙酮,该合成方法中使用单一的二乙胺或三乙胺作催化剂,虽然提高了1,1,3-三氯丙酮的选择性,但是1,1,3-三氯丙酮的收率仍然较低。目前,国内生产叶酸的成本较高,收率也难以得到提高,这些问题导致叶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1,1,3‑三氯丙酮合成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负载型胺类催化剂:①向50mL的茄型瓶中加入已经活化的120mg分子筛SBA‑15(浓盐酸活化改性介孔分子筛),将茄型瓶放入油浴锅加热,控制油浴锅内的温度在120℃,持续搅拌,保温活化6h,得到活化后的分子筛SBA‑15;②在N2保护下,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mg和除氧无水乙醇5mL或加入γ‑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mg和除氧无水乙醇5mL,充分搅拌均匀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除氧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③在N2保护下,在搅拌状态下将步骤②中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1,1,3-三氯丙酮合成收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负载型胺类催化剂:①向50mL的茄型瓶中加入已经活化的120mg分子筛SBA-15(浓盐酸活化改性介孔分子筛),将茄型瓶放入油浴锅加热,控制油浴锅内的温度在120℃,持续搅拌,保温活化6h,得到活化后的分子筛SBA-15;②在N2保护下,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mg和除氧无水乙醇5mL或加入γ-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mg和除氧无水乙醇5mL,充分搅拌均匀得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除氧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③在N2保护下,在搅拌状态下将步骤②中所述混合溶液慢慢加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千峰陈向莹马森贾爱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千和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