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钴锰原料中钴和锰含量的化学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测定钴锰原料中钴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ICP-MS法以及原子荧光法。利用仪器直接检测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优势在于操作简便,精确度高,但是也有缺点,设备昂贵,所需的材料也昂贵,对于试样的要求比较高,随之试样的预处理比较复杂。但是,钴锰原料中钴锰含量为常量,仪器分析法准确度较化学法低。关于常规的化学法单独测钴,中国专利文献CN101504400(申请号:CN200910042560.2)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xMnyNi1-x-yO2中钴的化学测定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锰镍钴的样品在强酸作用下加热溶解,干扰离子锰被氧化成二氧化锰过滤分离,钴镍被沉淀剂沉淀后过滤,与其他微量元素分离,Co(OH)2与Ni(OH)2混合物用酸溶解后,钴在氨性条件下与过量且定量的碘标准溶液生成[Co(NH3)5I](NO3)2(s),用亚砷酸钠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碘。再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钴的含量。该专利技术利用滴定和反滴定法,操作过程复杂,且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关于常规的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钴锰原料中钴和锰含量的化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钴锰总含量的测定:若样品为固体,则称取5~10g样品,用盐酸和双氧水消解,定容至100mL,得原料溶液;若样品为液体,移取10~20mL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原料溶液;取10~15mL原料溶液加水30~70mL加热到溶液温度为35~40℃,用0.1~1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先滴加EDTA溶液10~11mL,加0.05~0.15g抗坏血酸和2~5滴紫脲酸铵指示剂,滴加由饱和浓氨水和水的体积之比为1:1~1:3配制的氨水使溶液呈橙黄色,再加5~15mL氨缓冲溶液,滴定溶液至紫色为终点,记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锰原料中钴和锰含量的化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钴锰总含量的测定:若样品为固体,则称取5~10g样品,用盐酸和双氧水消解,定容至100mL,得原料溶液;若样品为液体,移取10~20mL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得原料溶液;取10~15mL原料溶液加水30~70mL加热到溶液温度为35~40℃,用0.1~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先滴加EDTA溶液10~11mL,加0.05~0.15g抗坏血酸和2~5滴紫脲酸铵指示剂,滴加由饱和浓氨水和水的体积之比为1:1~1:3配制的氨水使溶液呈橙黄色,再加5~15mL氨缓冲溶液,滴定溶液至紫色为终点,记录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钴锰总量;固体样品:液体样品:式中:V1——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L;CEDTA——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钴、锰的当量质量,g/mol;钴锰离子与EDTA结合后,钴的当量=1/3,锰的当量=2/3,所以n——稀释倍数;V原样——若是液体样品,则取V原样表示移取原料的体积,L;若为固体样品,则取m原样表示称取固体的质量,g;(2)铁氰化钾的标定:在加入硫酸铵和柠檬酸的混合溶液的铁氰化钾标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7~10,得铁氰化钾标液,并用钴标液滴定其至终点,记录消耗钴标液的体积,计算铁氰化钾的浓度;式中:C钴标——钴标液的浓度,mol/L;V2——消耗钴标液的体积,L;V铁氰化钾——铁氰化钾的体积,L;(3)硫酸钴的标定,待标定的硫酸钴溶液中加入步骤(2)的铁氰化钾标液,用钴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钴标液的体积,计算硫酸钴的浓度;式中:C铁氰化钾——步骤(2)算的的铁氰化钾的浓度,mol/L;V铁氰化钾——加入的铁氰化钾的体积,L;C钴标——钴标液的浓度,mol/L;V3——消耗钴标液的体积,L;V硫酸钴——硫酸钴的体积,L;(4)预处理,若样品为固体,取34~36g样品加100~300mL蒸馏水,加热至60~80℃,加入浓盐酸直至样品溶解,得钴样品溶液,若样品为液体,则直接作为钴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桥,高峰,沈尧胤,王豪,郑成,邹超,何沁华,尚通明,周全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