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66858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该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设有编码器;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后侧,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编码器电缆连接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且从所述壳体内延伸至外部;通过将电机本体、驱动模块及电缆整合于一装置内,良好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具有安装紧凑,布线方便,节约成本等诸多优势;且多个该装置可较为方便地组成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伺服电机系统都是有驱动器、电缆及电机三部分单独构成,具有安装空间大,电缆布线多,成本高,维护不方便等多种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伺服电机系统需要多个单独部件构成,造成安装空间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包括:电机本体,设有编码器;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后侧,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编码器电缆连接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且从所述壳体内延伸至外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贴合所述壳体后端的内表面设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后端外表面设有散热部件。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散热片或散热风扇。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密封壳体。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本体具有外壳,所述电机本体的外壳与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表面形成有阶梯部,所述阶梯部所具有的立面设有对应所述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的出线口。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电缆包括:信号输入电缆及信号输出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系统,包括:轴控制器;多个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通过信号输入电缆与信号输出电缆一一串联并连接至所述轴控制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间通过EtherCAT总线或CANopen总线通讯。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装置包括:电机本体,设有编码器;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后侧,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编码器电缆连接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且从所述壳体内延伸至外部;通过将电机本体、驱动模块及电缆整合于一装置内,良好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具有安装紧凑,布线方便,节约成本等诸多优势;且多个该装置可较为方便地组成系统。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的伺服电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1、电机本体,12、壳体,121、阶梯部,13、驱动模块,14、编码器,15、动力线缆及信号线缆,16、散热部件,2、轴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本技术提供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包括:电机本体11、及延伸部分。伺服电机(server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其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伺服电机具有编码器14,所述编码器14是安装在电机本体11上用来测量磁极位置和电机本体11转角及转速的一种传感器,从物理介质的不同来分,编码器可以分为光电编码器和磁电编码器。所述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11后侧,其包括:壳体12、驱动模块13及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所述壳体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本体11,其内具有容纳空间,以供设置所述驱动模块13;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13贴合所述壳体12后端的内表面设置,并且在所述壳体12后端外表面设有例如散热片(例如散热鳍片)或散热风扇等散热部件16,从而给所述驱动模块13散热;并且,由于所述驱动模块13位于最远离电机本体11的位置,实现驱动模块13与电机本体11最大化的散热隔离,确保热量不互相传导影响,同时实现各自良好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壳体12与所述电机本体11外壳间可为一体成型。所述驱动模块13,电缆连接所述编码器14,用于精准控制电机本体11的运转;且所述驱动模块13连接有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15;所述动力电缆从所述壳体12内部延伸至外部,其可有两条,分别连接供电电源(例如180V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所述信号电缆可为符合EtherCAT或CANopen通讯协议的电缆,可有两条,分别为信号输入电缆和信号输出电缆,其用于接收或发送电机控制信号;优选的,所述壳体12上表面形成有阶梯部121,所述阶梯部121所具有的立面(即如图所示)设有对应所述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的出线口,若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有4条,则所述出线口有一一对应的4个。从上述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实现了电机本体11、驱动模块13及电缆的集成,良好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结合上述,本技术还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系统,包括:轴控制器2、及多个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各所述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通过电源正极及负极供电,且各所述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通过信号输入电缆与信号输出电缆一一串联,并通过第一个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的信号输入电缆连接至所述轴控制器2,并实现EtherCAT总线或CANopen总线通讯;所述轴控制器2所发送的控制指令可通过该总线传递至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的驱动模块,从而控制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中电机本体11的各轴运动;从中可见,在需要多个电机本体11工作的场景下,电机本体11数量越多,则采用本技术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1所节省的安装空间、布线电缆则越多,利于提升工业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装置包括:电机本体,设有编码器;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后侧,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编码器电缆连接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且从所述壳体内延伸至外部;通过将电机本体、驱动模块及电缆整合于一装置内,良好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具有安装紧凑,布线方便,节约成本等诸多优势;且多个该装置可较为方便地组成系统。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及伺服电机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设有编码器;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后侧,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编码器电缆连接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且从所述壳体内延伸至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设有编码器;延伸部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后侧,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编码器电缆连接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动力电缆及信号电缆,且从所述壳体内延伸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贴合所述壳体后端的内表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后端外表面设有散热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散热片或散热风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伺服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密封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金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莫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