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2125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1 12:09
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它包括萎凋槽主舱、风机、温控装置、弥雾装置、可翻转的萎凋笼,萎凋槽主舱为长方体舱室,其一端设置有进风通道与舱室连通,进风通道端部设置有风机,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温控装置,进风通道出口设置有弥雾装置,萎凋槽主舱下部设置有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表面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倾斜装置上设置有竖向的导流板,舱室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萎凋笼,萎凋笼为圆筒形带有孔隙的网筒,水平设置,可沿中轴旋转,该装置改进茶叶所受的气流、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改进失水的均匀程度;同时为了避免温度选取不合适对茶叶造成的失水程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可翻转的红茶萎凋装置。
技术介绍
萎凋是指鲜叶在通常的气候条件下,薄摊,开始一段时间,以水分蒸发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鲜叶水分散失到相当适度后,自体分解作用逐渐加强。水分的丧失和内质的变化,叶片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鲜绿转变为暗绿,香味也相应的改变。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的过程,为后续的发酵过程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形成红茶的基础工序。目前的萎凋方式有:自然萎凋,又分室内自然萎凋、室外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即人工加温萎凋。自然萎凋方式,可操控程度较低,萎凋质量的好坏与自然环境有较大关系,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自然萎凋时间较长,影响产量难以保证,这极大地限制了红茶的产业化生产。相比较而言,萎凋槽萎凋结构简单,工效高,萎凋质量尚好,是改变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实现半机械化生产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深受茶区人民的欢迎。萎凋槽自上个世界60年代研制以来,经过将近半个世纪发展,基本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部分作业环节效果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第一,保证失水均匀性这一环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157576 的专利提出一种红茶萎凋装置。装置中,为了保证失水的均匀度,萎凋槽连续设置有五组,分别对应于第一,二,三,四,五萎凋槽,将他们连续布置成一条直线。并对各个萎凋槽内部的温湿度,风速,铺叶厚度进行设置,这样,茶叶从前一个进入后一个萎凋槽的时候都相当于对茶叶进行了一次翻转,解决了萎凋不均匀,参数不易控制的问题。该方案对萎凋过程进行精细化操作,能提升茶叶品质,但是整机装置过于复杂,假如5个串联的装置有一个发生问题,整机就不能有效工作,后期维护保养较为困难。第二,“柔性化失水”环节,由于萎凋温度选取的不合适,极容易造成失水速度过快,茶叶萎凋均匀度不好,气味散发度不均匀。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310730706.9在它提出的制茶工艺中提到,为了使茶叶的香味均匀的散发,在萎凋槽的筛网之间安装雾化器,间隔一段时间对茶叶进行雾化。但是这种以一种辅助装置的方式雾化的空间较小,更多的是在局部程度上的部分雾化。显然,对于现有的红茶萎凋装置来讲,对于萎凋程度均匀性、气味散发的稳定性这两方面问题,有的虽然可以较好解决问题,但是装置通用性不足,实用性不是很好;有的改良装置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但还是略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可翻转的红茶萎凋装置,改进茶叶所受的气流、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改进失水的均匀程度;同时为了避免温度选取不合适对茶叶造成的失水程度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它包括萎凋槽主舱、风机、温控装置、弥雾装置、可翻转的萎凋笼,萎凋槽主舱为长方体舱室,其一端设置有进风通道与舱室连通,进风通道端部设置有风机,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温控装置,进风通道出口设置有弥雾装置,萎凋槽主舱下部设置有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表面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倾斜装置上设置有竖向的导流板,舱室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萎凋笼,萎凋笼为圆筒形带有孔隙的网筒,水平设置,可沿中轴旋转。萎凋槽主舱底部设置有轮,一端为固定轮,一端为万向轮。所述的弥雾装置主要包括水箱、压力泵、电动机、排液管、高压喷头、控制开关,水箱、压力泵、排液管、高压喷头依次连接,以小型电动机为动力输入,带动压力泵工作,最终于高压喷头通过排液管相连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喷头喷孔的直径,压力泵的工作压力等获得不同的雾滴直径。所述的温控装置包括分布在萎凋槽主舱内的温度传感器、进风通道内的散热片、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萎凋槽主舱外部,温度传感器、散热片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及控制面板,可实现实时温度显示与控制。所述的倾斜装置起始低端位置为萎凋槽主舱内侧近弥雾装置处,一直延伸到舱体的另一侧,总体外形为抛物线形状,上表面安装可移动支撑槽,用来放置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的数量为3片,左右相对于中间导流板对称,在靠近风机的那一侧,3片导流板的间距较大,两侧导流板与风机一侧舱体的夹角范围是35度到75度。所述的萎凋笼设置有活动的开口,萎凋笼两端中轴线位置设置有转轴,萎凋笼可旋转,萎凋笼一端设置有摇把,为了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当需要对茶叶需要较频繁的翻转时,可以用电机驱动代替手工操作的摇把;为了保证圆柱形翻转笼体的普遍通用性,所采用的笼体的直径大小以及数量、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笼体打开,向其中添加茶叶,可以通过摇动手把确定添加的量是否合适,确定合适之后关紧笼子;然后观察显示温度,设定我们需要的萎凋温度;开启风机,使风量逐步风量达16000-20000m3/小时之后,开启弥雾装置,正式进行工作;此装置的长度大约是10米,风机两侧的风力会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保证风机远侧的风力强度,我们对出来的气流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分流和增强,经过雾化的气流从弥雾装置出来之后,首先收到了3片分流板的分流,使得圆柱形笼体受到3股气流较为均匀的作用;其次,随着气流逐渐远离风机,倾斜装置的坡度加速变大,加强气流的运动强度;之后我们每隔一定的时间通过手把对笼体进行转动,使得雾化效果、萎凋效果变得更加的均匀;最后当此装置的位置需要变动时,由于固定轮与万向轮的配合,整体移动的实现较为简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可翻转、可雾化红茶萎凋槽中为了保证总体萎凋的均匀性,失水程度的一致性,采用可实时翻转的圆柱形金属网取代原来相对固定、无法活动的平面金属网格,通过对笼体的自由翻转实现具有一定厚度的茶叶的翻转;同时,考虑到槽体另一端、风机的尾部所受的气流的减弱,对传统的直线型倾斜装置进行改进,改成尾端倾斜程度更大的抛物线形式,间接加强尾部气流,倾斜装置上的导流板能够对空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流,引导气流的运动方向,提高萎凋效果;弥雾装置在茶叶总体失水萎凋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失水过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雾化补偿,使得失水的过程更加平滑,保证茶叶的基础品质。综合可得,该装置相比较于现有萎凋设备在工作原理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结构虽然稍微复杂,但是萎凋效果、茶叶基础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它包括萎凋槽主舱10、风机1、温控装置2、弥雾装置3、可翻转的萎凋笼8,萎凋槽主舱10为长方体舱室,其一端设置有进风通道与舱室连通,进风通道端部设置有风机1,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温控装置2,进风通道出口设置有弥雾装置3,萎凋槽主舱10下部设置有倾斜装置6,倾斜装置6上表面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倾斜装置6上设置有竖向的导流板5,舱室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萎凋笼8,萎凋笼8为圆筒形带有孔隙的网筒,水平设置,可旋转,萎凋槽主舱底部设置有轮,一端为固定轮,一端为万向轮。所述的弥雾装置3主要包括水箱、压力泵、电动机、排液管、高压喷头、控制开关,水箱、压力泵、排液管、高压喷头依次连接,以小型电动机为动力输入,带动压力泵工作,最终于高压喷头通过排液管相连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喷头喷孔的直径,压力泵的工作压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萎凋槽主舱、风机、温控装置、弥雾装置、可翻转的萎凋笼,萎凋槽主舱为长方体舱室,其一端设置有进风通道与舱室连通,进风通道端部设置有风机,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温控装置,进风通道出口设置有弥雾装置,萎凋槽主舱下部设置有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表面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倾斜装置上设置有竖向的导流板,舱室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萎凋笼,萎凋笼为圆筒形带有孔隙的网筒,水平设置,可沿中轴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萎凋槽主舱、风机、温控装置、弥雾装置、可翻转的萎凋笼,萎凋槽主舱为长方体舱室,其一端设置有进风通道与舱室连通,进风通道端部设置有风机,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温控装置,进风通道出口设置有弥雾装置,萎凋槽主舱下部设置有倾斜装置,倾斜装置上表面沿出风方向向上倾斜,倾斜装置上设置有竖向的导流板,舱室上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萎凋笼,萎凋笼为圆筒形带有孔隙的网筒,水平设置,可沿中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弥雾装置主要包括水箱、压力泵、电动机、排液管、高压喷头、控制开关,水箱、压力泵、排液管、高压喷头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红茶萎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兴杭晟煜张亚雷刘贤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