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催化剂领域,更具体涉及。技术背景工业废水的治理和再利用是环境友好生产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废水处 理技术通常为物理吸附、化学沉淀及微生物分解等常规方法。这些处理方法无法彻底去除废 水中的污染物,其处理后的废水也无法再利用。为此,常规工艺处理过的废水必须经过湿式 催化氧化、电解氧化、臭氧氧化、光催化、常温催化等工艺进行深度氧化处理,以进一步降 低废水中的污染物。然而,这些方法各自存在缺点湿式催化氧化工艺所需温度较高,耗能 大;电解氧化工艺不仅耗能,处理能力也较低;臭氧氧化技术处理能力较强,但成本高;光 催化虽然深度处理氧化污染物,但处理能力非常有限;常温催化氧化工艺处理能力较弱,适 用对象有限。因而单纯的一种处理工艺往往无法真正满足工业化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人们 进一步将这些深度氧化工艺组合起来,以提高处理能力。如,通过紫外光照与臭氧的组合、 臭氧与催化剂的组合都可提高臭氧氧化废水污染物的能力。然而,紫外光照与臭氧的组合对 臭氧的依赖度很高,需要大量的臭氧才能有效。臭氧与催化剂的组合中,催化剂中活性组分 对臭氧具有较高的分解活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工业废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以离子交换的方式在分子筛载体表面负载MnO↓[2]、CeO↓[2]、Ag↓[2]O或CuOP型半导体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成型后制得重量含量为0.5~10.0%P型半导体氧化物的负载型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贤智,刘平,吴棱,陈旬,王绪绪,戴文新,员汝胜,丁正新,苏文悦,侯乙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