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方法,是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中,包含保护膜在偏光板的单面上层叠并通过1对贴合辊之间进行挤压的工序,前述的1对贴合辊中,与前述保护膜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1〔m/s〕,和与前述偏光板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2〔m/s〕满足下式的关系:V1<V2。前述挤压工序中,施加于包含前述偏光板以及前述保护膜的层叠体的压力为0.09MPa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膜在偏光板表面上层叠而成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设计和便携性方面出发,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终端正在朝向大屏幕化和轻薄化方面快速地发展。为了在有限的厚度下也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启动,对于使用的偏光板要求其高亮度化,超轻超薄化。作为偏光板,以往一般使用在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偏光膜上,通过粘接剂贴合三醋酸纤维素(TAC)形成的防护膜的所成物。但是近年来,考虑到薄膜化、耐用性、成本、生产性等方面,也开始使用TAC之外的树脂形成的防护膜(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偏光板对其所放置的环境较敏感,根据环境条件而容易产生翘曲变形。本说明书中,将这样的变形称之为“卷曲”。卷曲有“正向卷曲”以及“反向卷曲”2种。偏光板上存在贴合液晶元件等的图像显示元件一侧的第1主面,以及与该第1主面相对一侧的第2主面时,“正向卷曲”是第1主面侧成为凸的卷曲,“反向卷曲”是第2主面侧成为凸的卷曲。偏光板上产生反向卷曲的话,其经由粘合剂层被粘合到图像显示元件时,会产生贴合错误,粘合剂层与图像显示元件的界面上会出现混入气泡等缺陷。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偏光板结构、充分地抑制了反向卷曲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考虑到1)市场上一般流通的偏光板,是带保护膜的偏光板,其表面粘合有保护用的可剥离的保护膜(称之为表面防护膜。),在大多数场合下,也是以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形态被贴合到图像显示元件上,以及2)因此,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需要充分地抑制了反向卷曲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从而达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所示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1]一种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将保护膜层叠在偏光板的单面上并通过1对贴合辊之间从而进行挤压的工序,前述的1对贴合辊中,与前述保护膜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1〔m/s〕,和与前述偏光板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2〔m/s〕,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V1<V2 (I)前述进行挤压的工序中,施加于包含前述偏光板以及前述保护膜的层叠体的压力在0.09MPa以上。[2]根据[1]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偏光板是片状体时,其重叠前述保护膜的一侧凸起而产生卷曲。[3]根据[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偏光板包含偏光膜,层叠在所述偏光膜的一个面上的第1热塑性树脂膜,以及层叠在所述偏光膜的另一个面上的第2热塑性树脂膜。前述偏光板包含偏光膜,在其一个面上层叠的第1热塑性树脂膜,与在另一个面上层叠的第2热塑性树脂膜。[4]根据[3]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在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平衡含水率高于第2热塑性树脂膜。[5]根据[4]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与前述第2热塑性树脂膜的前述平衡含水率的差在0.5重量%以上。[6]根据[3]~[5]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保护膜配置于前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侧。[7]根据[3]~[6]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的温度23℃、相对湿度55%的平衡含水率在1.5重量%以上。[8]根据[1]~[7]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前述偏光板的厚度为100μm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充分地抑制了反向卷曲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根据这样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可以抑制上述缺陷而生产性良好地进行与图像显示元件的贴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例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说明MD卷曲的示意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图3是一例偏光板的层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其他一例偏光板的层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其他一例偏光板的层结构的截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保护膜、2,2a,2b,2c偏光板、3带保护膜偏光板、5,5’贴合辊、10偏光膜、20第1热塑性树脂膜、30第2热塑性树脂膜、40粘合剂层、50剥离膜。具体实施方式(1)挤压工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包含挤压工序,所述挤压工序中,保护膜1在偏光板2的单面上重叠,并通过1对贴合辊5,5’之间,将保护膜1与偏光板2的层叠体上下挤压,进而通过该工序制造带保护膜的偏光板3。通常,供应于挤压工序的保护膜1以及偏光板2分别由图未示的送料辊连续地给料同时连续地传送,从而导入到1对贴合辊5,5’之间。保护膜1以及偏光板2的传送方向为膜的长度方向,通常,两者的传送方向平行。本说明书中的MD是膜的机械方向,即意味着膜的长度方向。与MD垂直的方向即膜宽度方向在本说明书中称之为TD。前述的1对贴合辊中,与前述保护膜1相接触的贴合辊5的表面速度V1〔m/s〕,和与前述偏光板2相接触的贴合辊5’的表面速度V2〔m/s〕,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V1<V2 (I)前述挤压工序中,施加于包含前述偏光板2以及前述保护膜1的层叠体的压力在0.09MPa以上。贴合辊5的表面速度V1以及贴合辊5’的表面速度V2是夹持部中的贴合辊5或贴合辊5’实际的表面速度(真正的旋转速度)。表面速度V是具体是通过下述式(II)而求出的值。表面速度V〔m/s〕=贴合辊的半径r〔m〕×角速度ω〔rad/s〕(II)使用一对贴合辊5、5’的挤压工序中,对保护膜1与偏光板2的层叠体的施与压力(夹持压)在0.09MPa以上。在满足上述式(I)条件下,通过夹持压在0.09MPa以上,夹持部中,在通过保护膜1而付与较大应变的状态下,贴合保护膜1与偏光板2。因此通过夹持部后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3,可以将偏光板2的形状向重叠保护膜1的主面成变为凹的方向(即正向卷曲方向)矫正(卷曲矫正)。因此,例如,在供给于挤压工序的偏光板2作为片状体时而产生反向卷曲(保护膜1所重叠的主面侧凸起的卷曲)的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就可以将该反向卷曲向正向卷曲方向矫正,其结果,可以得到作为片状体时反向卷曲被充分地抑制的、没有卷曲的平的、或者具有正向卷曲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3。所得的带保护膜的偏光板3作为片状体时,优选为没有卷曲并为平的、或者具有正向卷曲。为了使贴合辊5的表面速度V1与贴合辊5’的表面速度V2满足上述式(I)的关系,可以采用下述方法:(1)使贴合辊5’的角速度大于贴合辊5的角速度,(2)使贴合辊5’的直径大于贴合辊5的直径,以及前述(1)以及(2)的组合。上述挤压工序中,对保护膜1与偏光板2的层叠体的施与压力(夹持压),优选例如0.09MPa~1MPa,可以是0.1MPa~0.5MPa,或0.1MPa~0.2MPa。夹持压不足0.09MPa时,夹持部中的保护膜1与偏光板2的层叠体的挤压力不充分,不能抑制反向卷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是通过调整贴合辊5、5’的表面速度以及夹持压来进行偏光板2的卷曲矫正,故没有必要精确地控制施加到偏振板2的张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会对偏光板造成由于张力而引起的缺陷,故即使偏光板非常薄时,或者偏光板包含容易受张力影响的光学膜时,也可以适合地使用。在这里对卷曲进行说明。卷曲是指偏光板2或带保护膜的偏光板3等的光学元件(光学膜)的翘曲变形,这样的变形通常产生于光学元件的片状体中。光学元件越是薄膜时,越容易产生卷曲。根据光学元件所具有的相对的两个主面之中的哪一侧凸起卷曲,卷曲可以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将保护膜层叠在偏光板的单面上并通过1对贴合辊之间从而进行挤压的工序,所述1对贴合辊中,与所述保护膜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1,单位为m/s,以及与所述偏光板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2,单位为m/s,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V1<V2 (I)所述进行挤压的工序中,施加于包含所述偏光板以及所述保护膜的层叠体的压力为0.09MPa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9 JP 2015-123772;2016.02.03 JP 2016-018961.一种带保护膜的偏光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将保护膜层叠在偏光板的单面上并通过1对贴合辊之间从而进行挤压的工序,所述1对贴合辊中,与所述保护膜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1,单位为m/s,以及与所述偏光板相接触的贴合辊的表面速度V2,单位为m/s,满足下述式(I)的关系:V1<V2 (I)所述进行挤压的工序中,施加于包含所述偏光板以及所述保护膜的层叠体的压力为0.09MPa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偏光板为片状体时,其重叠所述保护膜的一侧凸起而产生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勉,猪口雄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