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纳米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磁性纳米颗粒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前景,有关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磁记录材料方面,磁性纳米颗粒可望取代传统的微米级磁粉,用于高密度磁记录材料;在生物领域,用磁性纳米材料制成的磁性微球可广泛用于磁共振造影成像,药物载体,热疗以及细胞和蛋白质的分离等方面。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多种,总体上可分为湿法和干法。湿法多以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以及微乳液法制备;干法常以羰基铁[Fe(CO)5]等为原料,采用气相沉积、热分解等方法制备。以上制备方法各有千秋,需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化学共沉淀法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能大量获得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如杂志《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2001年第13卷1158页发表题为“Ordered two-dimensional arrays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FeCl↓[3].6H↓[2]O和FeCl↓[2].4H↓[2]O,其摩尔比为2∶1,溶于水中,获得铁盐溶液;(2)量筒量取油溶性的胺,溶 于非极性溶剂中,得到胺/非极性溶剂的混合溶;(3)在采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铁盐溶液缓慢滴入胺/非极性溶剂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4)取出反应产物后,采用离心方法获得沉淀物,并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黑色粉 末,即为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FeCl3·6H2O和FeCl2·4H2O,其摩尔比为2∶1,溶于水中,获得铁盐溶液;(2)量筒量取油溶性的胺,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得到胺/非极性溶剂的混合溶;(3)在采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铁盐溶液缓慢滴入胺/非极性溶剂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4)取出反应产物后,采用离心方法获得沉淀物,并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黑色粉末,即为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称取FeCl3·6H2O和FeCl2·4H2O,溶于10~1000ml水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其特征是,Fe3+和Fe2+浓度分别为0.05~0.2mol/l和0.025~0.1mol/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可溶于极性溶剂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量筒量取2~50ml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的胺,溶于30~1000ml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康,窦红静,陶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