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648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3 09:58
一种就座检测装置,能够以更高精度进行乘客检测判定。就座检测装置(20)具备在座垫(2)的就座面(S)形成就座检测部(40)的膜片开关(10)、和作为根据该膜片开关(10)的连通/断开状态判定乘客对座垫(2)的就座状态的就座判定装置的ECU(50)。另外,在就座检测部(40),通过沿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分割(划分)该就座检测部(40)由此设定多个检测区域(α1、α2、β1、β2)。而且,在沿座椅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检测区域(α1、α2或者β1、β2),配置于该各检测区域的压敏开关部同时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膜片开关(10)成为连通状态而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就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根据在构成座垫的就座面的座椅表皮的内侧配置的膜片开关的通/断状态判定相对该座垫的就座状态的就座检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就座检测装置构成为设置于该膜片开关的4个压敏开关部分别形成独立的检测区域。具体而言,上述各压敏开关部配置为,该各压敏开关部所形成的4个检测区域沿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分割(划分)设定于该座垫的就座面的就座检测部。而且,该就座检测装置构成为,在配置于沿座椅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检测区域的各压敏开关部同时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或者在配置于沿倾斜方向相邻的两个检测区域的各压敏开关部同时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使该膜片开关成为连通状态。即,乘客就座时的座椅负载分布容易在与作为其就座部位的臀部对应的座椅宽度方向分布。鉴于这一点,上述现有例的膜片开关构成为在其配置于就座检测部的左侧的压敏开关部和配置于就座检测部的右侧的压敏开关部同时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连通。而且,由此避免因载置于该就座面的货物等引起的误检测的产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2496号公报。然而,这样的座椅负载分布会由于例如车辆转弯时等乘客倾斜身体而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就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座垫的就座面形成就座检测部的膜片开关、和根据上述膜片开关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判定乘客相对上述座垫的就座状态的就座判定装置,在上述就座检测部,通过沿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分割该就座检测部而设定有多个检测区域,并且,在沿座椅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上述检测区域中,配置于该各检测区域的压敏开关部同时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上述膜片开关成为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04 JP 2015-1142861.一种就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座垫的就座面形成就座检测部的膜片开关、和根据上述膜片开关的连通或断开状态判定乘客相对上述座垫的就座状态的就座判定装置,在上述就座检测部,通过沿座椅前后方向以及座椅宽度方向分割该就座检测部而设定有多个检测区域,并且,在沿座椅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上述检测区域中,配置于该各检测区域的压敏开关部同时成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上述膜片开关成为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膜片开关具备:隔着中间薄膜层叠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形成于上述第一薄膜的第一电路图案和第二电路图案、以及形成于上述第二薄膜的第三电路图案,上述各压敏开关部经由设置于上述中间薄膜的连通部使上述第一电路图案以及上述第二电路图案的各接点部与上述第三电路图案的各接点部对置,在沿座椅前后方向相邻的两个上述检测区域的一方配置上述第一电路图案的接点部所形成的上述压敏开关部,在另一方配置上述第二电路图案的接点部所形成的上述压敏开关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膜片开关在沿座椅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上述检测区域的一方配置上述第一电路图案的接点部所形成的上述压敏开关部,在另一方配置上述第二电路图案的接点部所形成的上述压敏开关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就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路图案以及上述第二电路图案分别具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主布线部、和从该主布线部分支并沿相互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分支布线部以及第二分支布线部,上述接点部形成于上述各第一分支布线部以及上述各第二分支布线部,并且上述第一电路图案以及上述第二电路图案的上述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井庆一青木健斗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