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0043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液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向下依次由球形的上盖、圆柱形的壳体上段、圆柱形的壳体下段、球形的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壳体上段、壳体上段与壳体下段、壳体下段与下盖均通过螺栓连接,上盖的上端设有气相出口,壳体上段设有气液相入口,下盖的下端设有液相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浓硝酸气液分离器处理漏点时费事费力的缺陷,具有使用、维护方便,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液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浓硝酸生产过程中,浓缩为98%以上的硝酸蒸汽,经漂白塔进入浓硝酸冷凝器冷凝为浓硝酸后,进入浓硝酸汽液分离器,进行汽液分离后,浓硝酸进入分配酸封,大部分经回流酸封回精馏塔作为回流酸,小部分经漂白酸封去漂白塔解析溶解于成品酸中的氮氧化物后,进入成品酸冷却器,冷却后的成品酸送入成品酸槽,分离出的尾气去塔尾喷射器进行回收。现有技术的浓硝酸汽液分离器采用的是C4钢焊接的一体式筒形壳体。由于采用一体式焊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在焊缝处出现泄漏,一旦某个部分出现泄漏,要处理漏点,单套系统必须停产,检修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检修时壳体底部存酸无法放净,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浓硝酸汽液分离器处理漏点时费事费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处理漏点省时省力、安全的浓硝酸汽液分离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向下依次由球形的上盖、圆柱形的壳体上段、圆柱形的壳体下段、球形的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壳体上段、壳体上段与壳体下段、壳体下段与下盖均通过螺栓连接,上盖的上端设有气相出口,壳体上段设有气液相入口,下盖的下端设有液相出口。为了便于即时了解壳体的气液分离情况,便于控制,壳体下段上设有观察管口。本技术具有使用、维护方便,安全的优点。本技术由上盖、壳体上段、壳体下段、下盖四部分组成,当某一段出现漏点时,利用备用件及时更换即可,维护方便,不影响生产效率,壳体下端设有观察管口,方便使用和维护即时了解壳体内的情况,保证安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气相出口;2上盖;3壳体上段;4气液相进口;5壳体下段;6下盖;7液相出口;8观察管口。-->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壳体由上向下依次由球形的上盖2、圆柱形的壳体上段3、圆柱形的壳体下段5、球形的下盖6组成,所述上盖2与壳体上段3、壳体上段3与壳体下段5、壳体下段5与下盖6均通过螺栓连接,上盖2的上端设有气相出口1,壳体上段3设有气液相入口4,下盖6的下端设有液相出口7,于壳体下段上设有观察管口。本技术使用时,浓缩为98%以上的硝酸蒸汽,经漂白塔进入浓硝酸冷凝器冷凝为浓硝酸后,通过气液相入口4进入壳体中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通过气相出口1排出,液体通过液相出口7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向下依次由球形的上盖、圆柱形的壳体上段、圆柱形的壳体下段、球形的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壳体上段、壳体上段与壳体下段、壳体下段与下盖均通过螺栓连接,上盖的上端设有气相出口,壳体上段设有气液相入口,下盖的下端设有液相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硝酸用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上向下依次由球形的上盖、圆柱形的壳体上段、圆柱形的壳体下段、球形的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壳体上段、壳体上段与壳体下段、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化忠杨德柱刘竹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