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合成气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882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醇合成气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得一种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铬或氧化铝的混合物,并添加造孔剂,制得一种适宜比表面和孔径的深度脱硫剂。经氢气还原后用于甲醇合成气深度脱硫。脱硫后的合成气总硫含量小于或等于20×10↑[-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甲醇合成气深度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甲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目前,工业合成甲醇广泛采用Cu-Zn-Al系催化剂,该系催化剂活性好、选择性高,但对毒物极为敏感,容易中毒失活,其中硫化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所以在进合成塔前均需要精脱硫。目前国内生产精脱硫剂的品种繁多,主要以氧化锌为主,还有氧化铁、活性碳等及其它复合材料。脱硫精度在小于0.2×10-6左右,不能做为深度脱硫剂使用。目前国内外甲醇生产正向大型化发展,对与之相配套的合成气净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型化甲醇在装填、还原等过程极其复杂,频繁更换甲醇催化剂对生产厂家极为不利,损失巨大。为使甲醇装置长周期、高活性地运行,国外大公司对合成气中毒物要求非常严格,其中总硫含量要求达到小于30×10-9。如丹麦托普索公司生产的MG-901型Cu-Cr系深度脱硫剂,德国南方化学公司生产的K306型深度脱硫剂。中国专利CN01135213.2公开了一种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以球状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负载Mo、Cr、Cu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氧化作为主要组份,还负载第II A簇金属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作为次要组份。制备过程包括浸渍、干燥、焙烧等工序,制得的保护剂用于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的羰基铁和羰基镍。中国专利CN 1704143公开了一种活性炭脱硫剂,含有活性炭80%~95%、碱金属化合物2%~10%、碱土金属化合物3%~10%,通过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与活性炭混合、挤条而得,据称该脱硫剂可在-->常温、常压和1000h-1下将气体中的总硫脱除到30×10-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基甲醇合成气深度脱硫剂,用于在温度200℃~350℃,压力2.0MPa~8.0MPa,空速2000h-1~3000h-1,实现甲醇合成气的深度脱硫,使经过脱硫后的甲醇合成气总硫含量小于或等于20×10-9。该专利技术提供的甲醇合成气深度脱硫剂由铜、锌、铬、铝中的三种或四种金属的氧化物组成。以催化剂的总重为基准,其组成为:CuO 5%~30%,ZnO 5%~40%,Cr2O3 20%~50%或Al2O3 20%~5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甲醇合成气深度脱硫剂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将铜、锌、铬(或铝)的可溶性盐溶液,用酸式碳酸盐溶液作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造粒、打片、煅烧过程而得。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铜、锌、铬、铝的三种或四种可溶性盐(可以是硝酸盐、硫酸盐、乙酸盐)溶于水配制成混合溶液,用酸式碳酸盐溶液作沉淀剂进行共沉淀。所用的酸式碳酸盐溶液可以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中的一种的溶液,也可以是其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溶液。沉淀过程控制温度为50℃~90℃。得到的沉淀洗涤合格后过滤,在100℃~150℃下干燥,破碎成1.0mm~2.0mm的粒子,添加0.5%~10%的造孔助剂,如碳酸盐、氨盐,可以是碳酸氢铵、石墨等,压片,再经过200℃~500℃焙烧1h~4h,制得适宜比表面和孔径的脱硫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用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1:将2L含有120g Cu(NO3)2、145gZn(NO3)2和245g Cr(NO3)3的混合溶液A,加热到50~90℃待用,用浓度55g/L的碳酸氢钠溶液B作沉淀剂,加热到50~90℃待用,搅拌下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和过程控制温度-->在50℃~90℃,控制终点pH值6.0~8.0。中和始终在搅拌中进行。然后料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滤饼在100℃~150℃烘干,破碎成1.0mm~2.0mm的粒子,添加助剂,进行压片,并在200℃~500℃焙烧3h,制得脱硫剂I。实施例2:将2L含有145g Cu(NO3)2、150gZn(NO3)2和236g Al(NO3)3的混合溶液A,加热到50~90℃待用,用浓度55g/L的碳酸氢钠溶液B作沉淀剂,加热到50~90℃待用,搅拌下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和过程控制温度在50℃~90℃,控制终点pH值6.0~8.0。中和始终在搅拌中进行。然后料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滤饼在100℃~150℃烘干,破碎成1.0mm~2.0mm的粒子,添加助剂,进行压片,并在200℃~500℃焙烧3h,制得脱硫剂II。实施例3:将2L含有120g Cu(NO3)2、135Zn(NO3)2、180g Al(NO3)3和100gCr(NO3)3的混合溶液A,加热到50~90℃待用,用浓度55g/L的碳酸氢钠溶液B作沉淀剂,加热到50~90℃待用,搅拌下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和过程控制温度在50℃~90℃,控制终点pH值6.0~8.0。中和始终在搅拌中进行。然后料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滤饼在100℃~150℃烘干,破碎成1.0mm~2.0mm的粒子,添加助剂,进行压片,并在200℃~500℃焙烧3h,制得脱硫剂III。样品测试催化剂样品:脱硫剂I、II和III破碎至粒度为0.425mm~1.180mm,装填于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测试活性之前,先通入还原气(H2∶N2=3∶97)还原,然后通入含有硫的甲醇合成气(硫化物含量10×10-6~100×10-6)。在压力5.0MPa,温度200℃~350℃,空速2000h-1~3000h-1下,测定出口总硫。测得出口总硫均小于或等于仪器最低检测值20×1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醇合成气脱硫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总重为基准,活性组分的组成为CuO 5%~30%、ZnO 5%~40%、Cr↓[2]O↓[3]或Al↓[2]O↓[3] 2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合成气脱硫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总重为基准,活性组分的组成为CuO 5%~30%、ZnO 5%~40%、Cr2O3或Al2O3 20%~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铜、锌、铬或铝的可溶性盐溶液,用酸式碳酸盐溶液作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洗涤、干燥、造粒、打片、煅烧过程,制得脱硫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金属可溶盐是硝酸盐、硫酸盐、乙酸盐;所用的酸式碳酸盐沉淀剂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勤魏士新施翔宇王金利张浩张觅纪容昕吴相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化集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