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米制品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73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加工多种米制品的生产工艺,是以普通大米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浸泡,沥干水,粉碎,加水混合,糊化蒸煮,轧成条状粉片,冷却,成型,干燥,得到通心粉,螺壳粉,桂花粉等多种米制品。该生产工艺不复杂,设备投资少,能机械化大规模连续生产,效率高,食用方便省时,为盛产大米地区的食品增加了花色品种。(*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可以加工多种米制品的生产工艺。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法国、意大利、瑞士和美国等国均有以小麦为原料,生产通心粉的加工工业,且使用的小麦要选用专门种植的杜伦小麦,加工成砂子粉,加入水混合再进行挤压,挤压设备装备有真空室,将面团中的气泡排出,经摸头挤压出通心粉,然后分几段干燥得到成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生产通心粉,螺壳粉、桂花粉、螺丝粉等多种米制品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大米预处理→浸泡→沥干→磨粉→糊化蒸粉→轧片→冷却→成形→烘干→成品。本专利技术以普通大米为原料,经碾米机复碾一次,除去残留的糠皮和杂物,得到表面光洁,色泽一致,质量较高的原料米。称量后将米放入洗米机中用水冲洗,除去糠粉、灰尘等杂质,洗净浸泡4~5小时,待米充分吸水软化,润胀,内无硬心,这样在粉碎时可降低能耗,获得细小的粉粒。浸泡后将米和水一起放入箩筐,静置约3小时,沥干浸米水。这时米的含水率为27~30%,将其放入粉碎机内粉碎,细小的粉粒通过筛网后排出,磨好的粉要求粗粒度在5%以下。磨出的粉在混合机中加水,同时加入适量的熟浆作增粘剂,搅拌均匀,把含水率调整到30~37%,然后放置20~30分钟,使水分均匀地渗入到淀粉粒内部。混合后的粉料送入糊化机内,搅拌,再通入蒸汽直接加热6~9分钟。经糊化后的粉料的α度应达到50~55%。让粉料糊化也即蒸粉的目的,是把没有粘性的粉料经加热,糊化成具有一定粘性和可塑性的淀粉凝胶,这样经挤压才能保持一定形状。糊化后的粉料送入挤压机,通过模嘴挤压成宽50cm,厚2.5mm的条状粉片,落入冷水槽内水浴降温冷却。条状粉片通过输送机进入成形机,成形机的模板根据不同要求,有各种形状,粉料挤出成通心粉、螺壳、螺丝、桂花等形状,并被回转的切刀分割成规定的长度,散落到输送带,送往烘房干燥,烘房温度保持在50~60℃,经3~4小时烘干,使含水率降低至14%以下,冷却后即得到各种各样的米制品。以大米为原料,机械化连续生产多种米制品,为盛产大米地区的食品增加了花色品种,同时该生产工艺不复杂,设备投资少,能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高,食用方便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加工多种米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大米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浸泡,沥干水,粉碎,加水加浆混合,糊化蒸煮,轧片,冷却,成形,干燥,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加工多种米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大米为原料,经过预处理,浸泡,沥干水,粉碎,加水加浆混合,糊化蒸煮,轧片,冷却,成形,干燥,得到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米制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是指大米需经复碾一次,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浸泡4~5小时,沥干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米制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沥干水的米放入粉碎机粉碎,磨好的粉粗粒度在5%以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米制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磨好的粉在混合机中加水,同时加入适量的熟浆,搅匀,放置20~30分钟。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国雄方承志罗锦成蒙肇荣凌次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市饮食公司加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