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菌剂及食品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青蒿,别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为菊科春黄菊族蒿属植物;青蒿素是中国科研人员于1972年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具有抗疟疾、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由于青蒿素具有水不溶性,会使它的抗菌活性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本研究着重解决青蒿素的水溶解性问题,提高其水分散性,进而提高其抗菌活性,增加其生物利用度。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关于青蒿素的专利申请。中国专利CN101293889A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易于制剂,且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具有成药前景;中国专利CN102727440A提出了一种青蒿素超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青蒿素超细粉体颗粒为类球形、水分散性良好且粒度分布窄,生物利用度高;中国专利CN102755316A公开了一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丙型肝炎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中国专利CN103948585A公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纳米SiO2吸附青蒿素,制成抗菌纳米粒子,再结合等离子体协助处理,提高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具备缓释效果,从而提高青蒿素的生物利用度,达到高效利用与长效抗菌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纳米SiO2吸附青蒿素,制成抗菌纳米粒子,再结合等离子体协助处理,提高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具备缓释效果,从而提高青蒿素的生物利用度,达到高效利用与长效抗菌的目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混合,加热搅拌后,再逐滴加入TEOS,滴完后立即加入青蒿素晶体,维持温度继续加热搅拌;完成后真空干燥使溶剂蒸发;将得到的粉末收集、研磨、洗涤、干燥、研磨;最后采用等离子体协助处理,即可制成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的体积比为:20:5:1;所述加热搅拌是指采用加热式磁力搅拌器,300rmp的搅拌速率下,60℃搅拌20min。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iO2/青蒿素抗菌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EOS与氨水的体积比为1:1;所述正硅酸乙酯(TEOS)的加入采取逐滴滴加法,并且滴加速度为2.0mL/2min。5.如权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