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1764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8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对硫磷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钴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对硫磷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化学发光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对硫磷是一种广谱性高毒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并能渗透入植物体内。对硫磷对昆虫作用很快,可用于防治棉花、苹果、柑桔、梨、桃等果树害虫及麦红蜘蛛等。在土壤中,对硫磷可通过水的淋溶作用而稍向土壤深层迁移。土壤中的对硫磷可以通过植物根部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人们误食这类植物或含有其残留物的植物后,对硫磷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泻肚、全身软弱无力等中毒初步症状,长期食用或过量食用会导致癌变。目前,检测对硫磷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质谱法等。此类方法仪器贵重、操作复杂,化验人员需要专业培训后才能进行检测。因此,研发成本低、检测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对硫磷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制备性能优越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其最关键技术就是发光强度及稳定性和免疫分子的有效固定及重现性等性能的提高。二氧化钛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光催化剂材料,由于片状二氧化钛纳米材料能够暴露更多的高指数晶面,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二氧化钛纳米片具有比纳米粒子更好地应用前景,对于二氧化钛纳米片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同时,二氧化钛导电性差也限制了由单一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构建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灵敏度普遍不高,不利于实际应用。但是,在半导体纳米材料上修饰或复合特殊的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表面的共振能量转移,产生更强的发光强度,并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因此,设计、制备高效、稳定的二氧化钛纳米片及其修饰物是制备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二硫化钼(化学式为MoS2)纳米材料,具有二维层状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润滑剂之一。其剥离后的片状二维纳米材料,是性能优异的半导体纳米材料,除了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作为催化剂和生物抗体的载体,提高负载量,同时作为助催化剂也具有优良的电子传递性能。目前,大多数的合成手段都是分开合成后,再将催化剂与载体进行复合,过程繁琐,产率不高。因此,对于原位复合制备具有优良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特异性强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传感器,可用于对硫磷的快速、灵敏检测。基于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对硫磷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钴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对硫磷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硫磷传感器由工作电极、二维纳米材料、对硫磷抗体、牛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的二维纳米材料为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 制备Co-TiO2/MoS2;b. 制备对硫磷传感器;其中,步骤a制备Co-TiO2/MoS2的具体步骤为:(1)取0.6 g二硫化钼粉末和0.2 ~ 2.0 mmol钴盐共同加入到3~10 mL正丁基锂溶液中,在氮气保护和30 ~ 60 ℃下,搅拌12 ~ 48小时,得到反应后的溶液;(2)利用非极性溶剂洗涤步骤(1)中反应后的溶液,然后在30 ~ 60 ℃下进行水浴超声处理,处理完后,再利用非极性溶剂洗涤处理后的溶液,真空干燥,得到钴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材料;(3)取10 ~ 500 mg步骤(2)制得的钴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加入到5 mL钛酸四丁酯中,搅拌1小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0.5 ~ 0.8 mL氢氟酸,然后160~200 ℃下在反应釜中反应18 ~ 24小时;(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用超纯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洗涤三次后,50 ℃下真空干燥,即制得Co-TiO2/MoS2;所述的正丁基锂溶液为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浓度为1.6 mol/L;所述的钴盐选自下列之一:硫酸钴、氯化钴、硝酸钴、乙酸钴、有机钴化合物;所述的非极性溶剂选自下列之一:己烷、环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所述的水浴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1小时;步骤b制备对硫磷传感器的具体步骤为:(1)以ITO导电玻璃为工作电极,在电极表面滴涂8~12 µL的Co-TiO2/MoS2溶胶,室温下晾干;(2)将步骤(1)中得到的电极用缓冲溶液PBS清洗,继续在电极表面滴涂8~12 µL 10 µg/mL的对硫磷抗体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3)将步骤(2)中得到的电极用PBS清洗,继续在电极表面滴涂8~12 µL 浓度为100 µ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4)将步骤(3)中得到的电极用PBS清洗,在4 ℃ 冰箱中保存晾干后,即制得对硫磷传感器;所述的Co-TiO2/MoS2溶胶为将50 mg 的Co-TiO2/MoS2粉末溶于10 mL超纯水中,并超声30 min后制得的水溶胶;所述的PBS为1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为7.4。2.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应用步骤:a. 标准溶液配制:配制一组包括空白标样在内的不同浓度的对硫磷标准溶液;b. 工作电极修饰: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对硫磷传感器为工作电极,将步骤a中配制的不同浓度的对硫磷标准溶液分别滴涂到工作电极表面,4 ℃ 冰箱中保存;c. 工作曲线绘制:将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作为对电极,与步骤b所修饰好的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系统,连接到电致化学发光检测设备上;在电解槽中先后加入15 mL的K2S2O8溶液和100 µL 的H2O2溶液;用循环伏安法对组装的工作电极施加循环电压;根据所得的电致化学发光的光信号强度与对硫磷抗原标准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空白标样的光信号强度记为D0,含有不同浓度的对硫磷标准溶液的光信号强度记为Di,响应光信号强度降低的差值为ΔD = D0-Di,ΔD与对硫磷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C之间成线性关系,绘制ΔD-C工作曲线;d. 对硫磷的检测:用待测样品代替步骤a中的对硫磷标准溶液,按照步骤b和c中的方法进行检测,根据响应光信号强度降低的差值ΔD和工作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对硫磷的含量;所述的K2S2O8溶液由1 mol K2S2O8和1 mol KCl溶于10 L 的pH=6.5缓冲溶液中制备得到,所述的pH=6.5缓冲溶液为pH值为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的H2O2溶液为过氧化氢水溶液,所述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浓度为10%。本专利技术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硫磷传感器由工作电极、二维纳米材料、对硫磷抗体、牛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的二维纳米材料为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硫磷传感器由工作电极、二维纳米材料、对硫磷抗体、牛血清白蛋白组成;所述的二维纳米材料为钴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原位复合二硫化钼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Co-TiO2/MoS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两个制备步骤:a. 制备Co-TiO2/MoS2;b. 制备对硫磷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基于二维纳米材料构建的对硫磷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TiO2/MoS2的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0.6 g二硫化钼粉末和0.2 ~ 2.0 mmol钴盐共同加入到3~10 mL正丁基锂溶液中,在氮气保护和30 ~ 60 ℃下,搅拌12 ~ 48小时,得到反应后的溶液;(2)利用非极性溶剂洗涤步骤(1)中反应后的溶液,然后在30 ~ 60 ℃下进行水浴超声处理,处理完后,再利用非极性溶剂洗涤处理后的溶液,真空干燥,得到钴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材料;(3)取10 ~ 500 mg步骤(2)制得的钴插层的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加入到5 mL钛酸四丁酯中,搅拌1小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0.5 ~ 0.8 mL氢氟酸,然后160~200 ℃下在反应釜中反应18 ~ 24小时;(4)将步骤(3)所得的反应产物,用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马洪敏杜斌胡丽华庞雪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