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0267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包括框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框车架包括两根截面为箱型的平行纵梁,两纵梁之间不均匀分布四根与纵梁垂直的横梁,其中一根横梁布置在两纵梁最前端作为首横梁,两纵梁最后端设置尾梁加强板,前车架为前宽后窄梯形柔性铆接的车架,后车架为等宽柔性铆接的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通过连接板从前往后依次固定在框车架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降低上装的高度,能承载40吨的油田大型专用设备,强度高,抗弯曲、扭转刚度大,车架的各个位置受力分布均匀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用于承载运输大型油田专用设备,属于整车行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载货汽车底盘车架都为整体式铆接车架,即纵梁加横梁型式。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上装,如运输油田大型连续管作业车滚筒,普通结构的车架布置后整车高度无法满足国家法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式车架,既要保证整体车架有足够的抗扭、抗弯刚度,又要保证能够降低上装的高度。本专利技术,可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上装的高度,能承载40吨的大型油田专用设备,强度高,抗扭转、弯曲刚度大,车架的各个位置受力均匀的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包括框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框车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梁,两所述纵梁之间不均匀分布四根与所述纵梁垂直的横梁,其中一根所述横梁设置在两所述纵梁最前端作为首横梁,两所述纵梁最后端设置尾梁加强板,所述前车架为前宽后窄梯形柔性铆接的车架,所述后车架为等宽柔性铆接的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通过连接板从前往后依次固定在框车架下方。其中,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与所述框车架使用高强度导径螺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纵梁和横梁的横截面都为箱型,并通过坡口焊工艺焊接成一个整体车架。框车架各横梁处设计槽型加强型支架。所述首横梁内侧焊接两块加强型立板。框车架上平面焊接滚筒支座,前段设置上装滚筒固定孔,下平面设置中间传动轴固定吊架,两侧设置侧防护吊架。所述前车架的纵梁和所述后车架的纵梁的横截面为槽型结构,且开口相对。所述连接板为上窄下宽的板。所述连接板焊接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降低上装的高度,能承载40吨的设备,强度高,抗扭转、弯曲刚度大,车架的各个位置受力均匀。经过分析计算,科学设计,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车架进行各种极限工况下受力分析从而达到整体车架强度要求,并要求车架各个位置受力均匀,不允许存在应力集中情况。本技术可用于要求上装设备固定位置低于车架上翼面的情况。可将上装设备布置于框型车架空档位置,从而降低整车的高度,满足道路运输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F-F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A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B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C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D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E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支架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G-G向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H-H向视图;1、前车架;2、框车架 ; 3、后车架;4、高强度导径螺栓;5、连接板;6、侧防护吊架;7、中间传动轴固定吊架; 8、滚筒支座 ; 9、上装液压油箱支座;10、U型加强支架;11、尾梁加强板;12、纵梁;13、横梁;14、首横梁;1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本技术是: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包括框车架2,前车架1和后车架3,框车架2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梁12,两所述纵梁12之间不均匀分布四根与所述纵梁12垂直的横梁13,其中一根横梁13设置在两纵梁12最前端作为首横梁14,两纵梁12最后端设置尾梁加强板11,前车架1为前宽后窄梯形柔性铆接的车架,后车架3为等宽柔性铆接的的车架,前车架1和后车架3通过连接板5从前往后依次固定在框车架2下方。其中,前车架1和后车架3与框车架1使用高强度导径螺栓4通过连接板5连接。纵梁12和横梁13的横截面都为箱型,并通过坡口焊工艺焊接成一个整体车架。框车架2各横梁13处设计槽型加强支架10。首横梁14内侧焊接两块立板。框车架2上平面焊接滚筒支座8,前段设置上装滚筒固定孔,下平面设置中间传动轴固定吊架7,两侧设置侧防护吊架6。前车架1的纵梁和后车架的纵梁的横截面为槽型结构,且开口相对。连接板5为上窄下宽的板。连接板5焊接有加强筋15。框车架2为焊接箱型结构车架,框车架2选用高强度材料,且对框车架2受力集中位置采用加强处理,保证车架应力分布均匀,前后两段车架与框车架2使用高强度,抗剪切能力的高强度导径螺栓4连接,使车架整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框车架2主体结构为左右纵向箱型梁,横向布置四根箱型结构梁,纵梁12和横梁13通过坡口焊工艺焊接成一个整体车架。该截面的梁抗扭抗弯能力强。框车架2与前后两段车架,通过左右各五个连接板5连接成整体车架,其中,连接板5采取上窄下宽的形式,从而逐渐削减对主车架腹板的受力,避免腹板出现应力集中,损坏车架。且对每个连接板5焊接加强筋15,提高连接板5的整体刚度。箱型框车架2各横梁13处设计槽型加强支架10,当框车架2在受到左右扭转时不会破坏纵梁12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车架的强度。首横梁14由于上装布置要求,中间位置需切割,导致首横梁14截面变小,通过CAE有限元分析,该位置存在应力集中情况。通过在首横梁14内侧焊接两块立板,消除应力集中,使得首横梁14的整体强度,刚度达到使用要求。本新型专利采用主车架为柔性铆接式的前车架1和后车架3,副车架为框架式焊接结构框车架2,并用特殊工艺使主车架与副车架形成整体一个车架,整体车架强度满足使用需求。并通过CAE有限元分析,对于车架应力集中位置,通过特殊加强处理,消除应力集中,通过本技术极限应力工况分析图可分析出,本技术车架应力分布均匀,无应力集中点。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框车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梁,两所述纵梁之间设置四根与所述纵梁垂直的横梁,其中一根所述横梁设置在两所述纵梁最前端作为首横梁,两所述纵梁最后端设置尾梁加强板,所述前车架为前宽后窄梯形柔性铆接的车架,所述后车架为等宽柔性铆接的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通过连接板从前往后依次固定在框车架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框车架包括两根平行的纵梁,两所述纵梁之间设置四根与所述纵梁垂直的横梁,其中一根所述横梁设置在两所述纵梁最前端作为首横梁,两所述纵梁最后端设置尾梁加强板,所述前车架为前宽后窄梯形柔性铆接的车架,所述后车架为等宽柔性铆接的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通过连接板从前往后依次固定在框车架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与所述框车架使用导径螺栓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高强度框架式结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和横梁的横截面都为箱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式高强度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咸军陈克伟陈增合李文然王权徐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